二只小老鼠立刻决定去找下一座乳酪山.ppt
誰 …. 搬走我的乳酪 兩隻老鼠和二個小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二隻小老鼠 和二個小人住在一座可 以無限供應乳酪的迷宮 裡,不過乳酪藏在迷宮 的某一個角落,二隻小 老鼠是憑著直覺去找。 二個小人則是憑著分析和 推理去找,他們花了很大 的工夫終於找到一座看上 去可以吃不完的乳酪山, 於是他們連住的地方都搬 到乳酪山的附近,日復一 日,過的很快樂。 直到某一天 … 乳酪山不見了! 二隻小老鼠立 刻決定去找下 一座乳酪山 但是二個小人卻 被「乳酪消失」 的景象震撼住了 ,他們不斷問自 己以及相互討論 「誰搬走了我的 乳酪?」 日子在困惑中一天天過去,其中一個小人 決定接受這個事實,去找下一座乳酪山。 可是他的朋友 不願意,還是坐在原來的 地方,希望「搬走乳酪的人」會將乳酪山 「還給他」。 出去找乳酪的小人 在路途中幾度因為不確定 “ 能否找到乳酪山 ” 而動搖,但是他卻發現:當一 個人擺脫了自己的恐懼,就會覺得無比的暢快和 舒適! 雖然那時他還沒有找到乳酪,但是他不再為過去 曾經擁有又失去乳酪山而感到痛苦。 最後他終於找到了新的乳酪山,也見到了那二隻 小老鼠。 二隻智慧的小老鼠因早就發現舊的乳酪山有越來 越少的現象,所以當舊乳酪山消失時,它們毫不 猶豫的開始尋找下一座。 然而,當這個小人興高采烈地帶著新的乳酪找到 他的朋友 -仍守在舊乳酪山的那個小人時,他的 朋 友卻拒絕吃新的乳酪,因為他仍然想吃到舊的乳 酪,仍然希望「拿走乳酪山」的人有一天會「還 給他」。 是誰搬走我的乳酪! 是誰? 自己? 為什麼? 害怕改變? 您的乳酪在哪裡? 愛 情? 事 業? 學 業? 家 人? 如何 找尋自己的乳酪? 努力的活出自己 你明明很喜歡一個人,卻沒有表白的勇氣。 你明明很想向你的上司爭取那個職位,卻有一 籮 筐的遲疑和顧慮。 你明明很希望告訴某個討厭的傢伙再也別來煩 你, 卻從來不敢如此痛快淋漓。 你明明很不願意買下那件店員拚命推薦的襯衫 卻 又擔心他會以怨恨的眼光看你。 你明明愛吃漢堡,卻老 是莫名其妙地點了薯條。 因為你總是擔心別人的反應。 別人的反應都只是你的虛擬而已。你真正在應付 的不是別人,是你那顆混亂不安的心 ? 一如站在一面鏡子前,不管是正對或背對,呈現 的只是個人的鏡象。 你面對或逃避的,終究只是自已。 當你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你,別人看見的就是剌 蝟般的你 。 當你覺得天使們都停在你的肩膀上,別人看見 的就是光芒萬丈的你。 當你覺得沮喪失落能量低迷,別人看見的就是 不值得託付的你。 當你覺得自在昂揚充滿信心,別人看見的就是 值得相信的你。 當你覺得沒有人會來愛你,別人看見的就是可 憐兮兮毫無魅力的你。 當你覺得恩寵滿懷希望無限,別人看見的就是 明亮燦爛風華絕代的你。 是誰來決定 我的行為表現? 名專欄作家哈理斯 (Sydney J.Harries) 和朋友在報攤上買報紙,那朋友禮貌 地對報販說了聲謝謝,但報販卻冷 口 冷臉,沒發一言。 「這傢伙態度很差,是不是?」他們繼續前行 時,哈理斯問道。 「他每天晚上都是這樣的,」 朋友說。 「那麼你為甚麼還是對他那 麼客氣?」哈理斯問他。 朋友答道:「為甚麼我要讓他決定我 的行為?」 一個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樂鑰匙, 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 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 每人心中都有把「快樂的鑰匙」, 但我們卻常在不知不覺中把它交給 別人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樂,因為先 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樂的鑰匙放在先生 手裡。 一位媽媽說:「我的孩子不聽話,叫我很生氣 !」她把鑰匙交在孩子手中。 婆婆說:「我的媳婦不孝順,我真命苦!」 年輕人從文具店走出來說:「那位老闆服務態 度惡劣,把我氣炸了!」 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決定,就是讓別人 來控制他的心情。 當我們容許別人掌控我們的情緒時,我 們便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對現況無能為 力,抱怨與憤怒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 我們開始怪罪他人,並且傳達一個訊息 :「我這樣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 為我的痛苦負責!」 此時我們就把一重大的責任托給週圍的 人,即要求他們使我們快樂。 我們似乎承認自己無法掌控自己,只能 可憐的任人擺佈。這樣的人使別人不喜 歡接近,甚至望而生畏。 一個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他 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 幸福帶給別人。 他的情緒穩定,為自己負責,和他在一 起是種享受,而不是壓力。 你的鑰匙在那裡?在別人手中嗎?快去 把它拿回來吧! 為什麼厚他人而薄家人? • 自己有權「活在家中,做我自己」。在 外面不得已必須裝模作樣,回到家裡如 果還得口是心非的度日,那這日子怎麼 能過得下去? • 對於家人我們有著「親愛的,你當然要 能懂我的心」的期望。 • 話說剛認識的外人,也許會誤會我的意 思,但你們跟我相處了這麼久,怎麼可 以也不明事理,扭曲汙蔑我的想法呢? 不知你是否也覺得,自己 EQ的好壞,其實是 因對象而異的 。 而通常與一個人的距離愈近,感覺親密,我 們的 EQ也往往就愈低。 在公司裡老闆在大夥面前大罵你白痴,你頜 首稱是。但一回到家,聽見另一半輕聲問為 什麼晚歸,就氣得火冒三丈。 好久不見的朋友詢問你的終身大事,感覺溫 暖在心。但同樣的話出自老爸老媽口中,就 是干涉隱私、窮極無聊! 看來我們能夠給一個 人最殘酷的處罰,似 乎就是讓他變成自己 的親人! 到底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 ~ 在外面怨氣吞聲了一天,心中 可是累積了許多的不滿及挫折 ,這些未抒發的負面能量不斷 地膨脹,回到家時,自己就好 像快要煮開的一壺水,祇要找 到一個宣洩口,其後果就是氣 壯山河,而慘不忍睹。 「厚他人而薄家人」的作法 --非常不智 • 家人絕對比外人來得重要。 • 老闆及客戶甚至朋友都可再找,自己的 家人可是一輩子的牽掛,當然更應小心 經營彼此的關係。 • 家人氣頭上的一句重話,比起外人的口 出穢言,更容易對一個人造成難以修補 的負面影響。 好好珍惜疼愛你及你 (妳 ) 所愛的人 家人是妳愛的乳酪 = 您還是依然是我 嗎? • 仍耽溺於過去光榮的歷史,穩定及安 逸的環境? • 仍對外在環境的變化渾然不知? • 最後不但因失去競爭力而被淘汰,甚 且成為公司沈重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