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地球.ppt
----Earth Solar System ¬蔚蓝的地球 ¬奔月之旅 ¬炽热的太阳 ¬九大行星 ¬飞出地球 地球是一个 直径 为 12800千米 的、美 丽的、蔚蓝色的球体 。整个地球不是一个 均质体,而是 具有明 显的圈层结构 。人 类经过千百年的探索 ,到 16世纪哥白尼建 立日心说后才普遍认 识到: 地球是绕太 阳公转的行星之一 。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运动 地球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 温度等各不相同。 地球圈层分为 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 两大部分 。 地球外圈可划分为四个基本 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 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划分 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 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 此 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 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 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这样 , 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 ,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 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 球 。 地球自转 地球存在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自转 , 平均角速度为每 小时转动 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 465米。 天 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 地球公转 1543年著名波兰天文学家 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 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地球公 转的轨道是 椭圆 的, 公转轨道半长径为 149597870公里,轨道的 偏心率为 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 29.79公里;公转 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 23°27 ,称为黄赤交 角。 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及黄 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 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 约为 384401千米 .它的平均直径约为 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 1/4稍大些 .月 球的表面积有 3800万千米。月球的质量 约 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 1/81 ,月面重力相当于地球重力的 1/6。月球 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 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 而变化。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 山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 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 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但是可 能有供饮用的水。 月相变化 对于人类来说,光辉的太阳无疑是宇 宙中最重要的天体。万物生长靠太阳,没 有太阳,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态万千的生 命现象,当然也不会孕育出作为智能生物 的人类。太阳给人们以光明和温暖,它带 来了日夜和季节的轮回,左右着地球冷暖 的变化,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能 源。 太阳,这个既令人生 畏又受人崇敬的星球, 它 究竟由什么物质所组 成,它的内部结构又 是怎样的呢? 组成太阳的物质大多是些普通的气体,其中氢约占 71% , 氦 约占 27% , 其它元素占 2%。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 核反应区 、辐射区和对流区、太阳大气 。太阳的大气层,可按不同 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质分成各个圈层,即 光球、色球和日冕 三层 。太阳的核心区域虽然很小,半径只是太阳半径的 1/4,但 却是太阳那巨大能量的真正源头,温度极高,达 1500万 ℃ ,压 力也极大,使得由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得以发生,从而释放 出极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再通过辐射层和对流层中物质的传递 ,才得以传送到达太阳光球的底部,并通过光球向外辐射出去 。 日常生活中,离热源越远处温度越低,而太阳大气的情况却 截然相反,光球顶部接近色球处的温度差不多是 4300℃ ,到了色球顶部温度竟高达几万度,再往 上,到了日冕区温度陡然升至上百万度。人们对 这种 反常增温现象 感到疑惑不解,至今也没有 找到确切的原因。 光球层的大气中存在着激 烈的活动,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光球表面有许多密密麻麻的斑点状结构,很象一颗颗米粒,称之为米粒组织。目前认为这种 米粒组织是光球下面气体的 剧烈对流造成的现象 。 光球 表面另一种著名的活动现象便是太阳黑子。 黑子是光球层上 的巨大气流旋涡 ,大多呈现近 椭圆形,在明亮的光球背景反衬下显得比较暗黑,但实际上它们的温度高达 4000 ℃ 左右, 倘若能把黑子单独取出,一个大黑子便可以发出相当于满月的光芒。日面上黑子出现的情况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太阳黑子的变化存在复杂的周期现象平均活动周期为 11.2 年。 日珥是迅速变化着的活动现象,一次完整色球上人 们还能够看到许多腾起的火焰,这就是天文上的日珥过 程,一般为几十分钟。在日全食时的短暂瞬间,常常可 以看到太阳周围除了绚丽的色球外,还有一大片白里透 蓝,柔和美丽的晕光,这就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 日 冕。日冕的范围在色球之上,一直延伸到好几个太阳半 径的地方。日冕里的物质更加稀薄,它还会有向外膨胀 运动,并使得 热电离气体粒子连续地从太阳向外 流出而形成太阳风 。 在本世纪以前,科学家都不太能解释太阳能 量的来源,直到原子核物理的发展,科学家才得 到圆满的答案。在高温下,所有的原子都离成带 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电的电子;由于太阳的高 温,使原子核融合,而互相融合所损失的质量转 变成能量。依照爱因斯坦质能互变学说:能量等 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核融合时损失的质量很 小,却能转换成很大的能量,所以 太阳能量的 来源是核融合 。 太阳能量的来源 从行星起源于不同形态的 物质出发,可以把九大行星分 为三类:类地行星 (水、金、地 、火 )、巨行星 (木、土 )及远日 行星 (天王、海王、冥王 )。 包括地球在内的九大行星则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 的行星系 ── 太阳系的主要成员。行星本身一般不发光, 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在主要由恒星组成的天空背 景上,行星有明显的相对移动。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 星,以下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 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水星 ★ 金星 尘埃覆盖着起伏山 峦,几千米高的断层悬 崖绵延数百公里,到处 是大大小小的陨石坑。 太阳看上去要比在地球 上大二倍半,而周围的 天空却是一片漆黑。 金星滴水皆无,被厚厚的 二氧化碳大气所包围。空中飘 浮着的是浓厚的硫酸云,大气 压相当于在地球上的 92倍。地 表的温度高达四百多摄氏度, 比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还要热。 火星 ★ 木星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 最相似的一颗行星。虽然它 异常寒冷干燥,大气的主要 成份是二氧化碳,但那些纵 横交错的河床似乎在告诉我 们,很久以前火星上曾经有 过生命。 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木星能装下一千多个地球。 它有十几个卫星,俨然一个小 型太阳系。时刻变化着的彩色 条纹和翻腾的云层、风暴揭示 了木星多变的天气系统。 土星 ★ 天王星 巨大的土星环使它成为太阳 系中最美丽的行星。它拥有的卫 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多的。而它也 是太阳系中最轻的行星,假如有 一个足够大的海洋,它能飘浮在 水上。 在太阳系中,天王星的 体积位居第三。由于其大气 层中的甲烷反射蓝色光,从 而使天王星呈现蓝绿色。天 王星的自转轨道与其公转轨 道几乎垂直,可以说它是 “躺 ”着运行的。 海王星 ★ 冥王星 ★ 这是太阳系中最靠外的 一颗巨行星,通体湛蓝,拥 有类似地球的白色云层。它 有几个巨大的黑斑,最大的 一个有地球那么大。很容易 让人联想到木星风暴 “大红斑 ”。 太阳系中最后一颗被发 现的行星。它通常是离太阳 最远的一颗行星,至今还覆 盖着神秘的面纱。它与太阳 的距离是如此遥远,在那里 ,太阳看上去只是一颗明亮 的星。 1969年 7月 16日,美国 “阿波罗 11号 “飞船,载着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 柯林斯三人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飞向月球。到达了月球轨道后,由柯 林斯驾驶飞船绕月飞行,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登月舱于 7月 20日在月 面静海降落。他们在月面上进行实地科学考察,并把一块金属纪念牌插上月球 ,上面镌刻着 “公元 1969年 7月,来自行星地球上的人首次登上月球。 1989年美国发射的 “麦哲伦号 “探测器又运用综合孔径雷达对金星表面进行 探测。这些探测使我们了解到金星的磁场很弱,表面气压是地球海面气压的 90 倍等情况。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金星 12号在距离金星表面 10公里时探测到 闪电,着陆后又多次记录到闪电。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1976年,美国的海盗 1号和海盗 2号登陆器更 进一步,分别在火星上降落,并在降落的过程中,测量了大气温度的分布情况 , 火星大气压的情况。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翅膀,飞出地 球,探索宇宙的奥秘。 1957年 10月 4日,前苏联第一 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第 一位进入太空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前苏联宇航员 加加林。 1961年 4月 12日,他乘坐 “东方号 “宇宙飞船 环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 108分钟,写下了人类航天 飞行的新篇章。 种 类 通信 卫 星 对 地 观测卫星 导 航定位 卫星 用途 传输电话 、 电报 、广播、 电视 及数据的 信号 气象 观测 、地球 资 源勘探和 军 事 侦 察 全球 导 航、定位 及大地 测 量 人造地球卫星及其轨道 种 类 极地 轨 道 同步 轨 道 简 介 轨 道通 过 地球南北极上 空, 卫 星在地表上方延 着螺旋 线 运 动 , 对 地表 进 行 扫 描。全球 导 航定 位 卫 星采用 这 种 轨 道。 轨 道在地球赤道上方 3600 千米 处 , 卫 星 绕轨 道自 西向 东 运行, 绕 行一周 为 24小 时 ,正好与地球 自 转 同步。 许 多通信 卫 星基本上都采用 这 种 轨 道 空间站是指能在太空长期 停留的航天器 ,它也称为 “轨道 站 ”。宇航员可在空间站上长期地 生活和进行各种科学观测和实验。 通过与载人飞船和无人飞船的对接 ,空间站可获得物资补给和交换宇 航员。 航天飞机是一种能自由往 返于太空与地面之间的航天器 。它是火箭、航天器和飞机三位一 体的组合,他包括 轨道器和外挂 燃料箱三部分 。 到目前为止,人 类只登上了月球,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 小小的遗憾。展望 21世纪,人类将插 上科技的翅膀,在 更加广阔的宇宙空 间纵横驰骋! 阿波罗 11号 麦哲伦号 火箭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