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应用文写作.ppt
现代应用文写作 西南大学 主 讲 人: 陶 红 第一章 绪 论 一、 现代应用文写作涵义 二、 现代应用文主要文体 三、现代应用文发展渊源 四、 写作活动的核心规律 五、现代应用文写作特点 六、应用文作者的修养 一 、现代应用文写作涵义 现代应用文是指在今天的社会现实 中,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 等,运用在政治生活、经济建设、科学 文化事业以及管理社会生活中所使用的 各类文体的总称。 写作是人们不能拒绝的行动 v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v 载道、言志、缘情的工具。 v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v 文章与人生其为用不次于衣食、宫室。 v 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二、 现代应用文主要文体 党政机关公文 机关事务文书 经济文书 法律文书 公关礼仪文书 科技教育文书 党政机关公文的写作依据: v 国务院办公厅 1987年 2月 18日发 布、 2000年 8月 24日修订的 《 国家行政 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 v 中共中央办公厅 1996年 5月 3日颁 布的 《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 经济应用文及法律应用文遵守相关的 专业法规 : v 1999年 3月 15日公布的 《 中华人民共 和国合同法 》 v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 《 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 三、现代应用文发展渊源 从总体看,分为古代时期、近现代 时期和当代时期。 古代应用文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 程:汉末、三国、魏晋、隋唐、元明清 不同时期都有发展。 殷墟甲骨刻辞,是我国迄今为止知道 的最早的文章,这些甲骨刻辞是殷商奴隶 社会王朝的档案。 我国现存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文章 总集是 《 尚书 》 ,典、谟、训、诰、 誓、 命六体,可视为我国古代应用文形成的标 志。 《 尚书 》 收集了虞、夏、商、周四个 时期的记言文字。 所谓记言,其实也是记事。 《 尚书 》 记的都是大事,而且已经具 备了完整的上古时代的应用文体式。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文书工作 的确立时期。 “书 ”、 “奏 ”为我国最早的上 行公文。如李斯 《 谏逐客书 》 。 到汉代,出现了 “章 ”、 “表 ”、 “疏 ”等 上行文。下行文则有 “令 ”、 “谕 ”、 “教 ”等 ,如贾宜 《 论积住贮疏 》 。 明清以后,应用文种类不断演变, 据徐望之 《 公牍通论 》 所计,应用文 已发展到六七十种。 这也反映了统治者对公文的重视。 辛亥革命以后,政府对文书进行了 改革。 1921年,颁布了 《 公文程式 》 , 规定了 “令 ”、 “咨 ”、 “呈 ”、 “示 ”、 “状 ” 五种。 v 1951年 中央人民政府发布 《 公文暂行 处理办法 》 v 1981年 发布 《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 暂行办法 》 v 1987年 发布 《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 办法 》 v 1993年 重新修订此办法 v 2000年 变又增补新的公文种类 四、写作活动的核心规律 双重转化律:任何作品的产生过程, 都是在主体心理和行为的操作下,沿着 “ 物 — 意 — 文 ”的轨迹展开的。由 “物 ”到 “意 ”,是写作主体将 “外物 ”化为 “内物 ”,也 就是将外界事物 “内化 ”为大脑存储信息的 过程。而由 “意 ”到 “文 ”,是将内化的信息 “意化 ”为各种概念和意象。 写作核心规律 双重转化规律 v 物( 采集 ) 意( 运思 ) 文 ( 表述 ) 转 换 (内化) 转 换 (外化) 写作活动的基本特点 个体性个体性 :强调写作行为的私人化,:强调写作行为的私人化, 写作内容受个人认识、情感、意志;写作内容受个人认识、情感、意志; 综合性综合性 :: 写作是一个人文化观念、写作是一个人文化观念、 思想认识、道德修养、生活经验、知识思想认识、道德修养、生活经验、知识 构建甚至天赋才能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构建甚至天赋才能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的体现。的体现。 实践性实践性 :: 写作知识不能使你成为一个 伟大的作家。 五、现代应用文写作的特点 实用性 :应用文写作的主要任务是 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是供人审美、供 人欣赏玩味,更不是供文人骚客比试 高下的文体,而是供人实践运用,达 成一定功利目的的文体。 v 经济活动要写分析报告,要写经 济合同; v 法律行为要写起诉状、答辩状; 真实性: 应用文要求作者严格按照 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决不允 许虚构和凭空想象。 只有真实地向社会各方面传递各种 信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它的文体 价值才会有效地实现。 针对性: 应用文有着明确的功利目 的性,它是为处理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而进行的。 从文种选择、格式安排到语词的运 用,都要针对写作目的与读者对象而有 所选择与取舍。 时效性: 时效性时代性、及时性、作用 时间的有限性; 时代性: 是要与现实紧密结合,紧跟时 代、适应时代的变化与需求; 及时性: 是要求在一定时限内完成写作 任务,延期则会影响作用的发挥,甚至贻 误工作; 有效性: 是只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直接 作用,写作目的实现了,其直接效用就 会随之消失,文本就变成了档案材料。 工具性: 应用文是能动地实现特定目 标采取的手段。它以语言文字为中介, 传递各种信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科技乃至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发挥工 具作用。 规范性: 应用文的体式是固定的,严 格讲究格式准确。其文本形式和制发程序 都有特定要求,讲究规范。 在实际写作中,不同种类的应用文都 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的体式,都有其 惯用的格式、结构、手法及写作要求。 六、应用文作者的修养 政治理论知识修养 业务知识修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修养 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政治理论知识修养 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正确的 政治方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 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模范遵纪守法,树立清正廉洁的公 仆形象; 刻苦学习,勤奋敬业,不断加强知 识积累和经验积累。 业务知识修养 智力素质: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 思考力和想象力; 心理和身体素质: 包括情绪和稳定 性,团结协作的相容性,工作的独创性 ,面对服务对象的谦和态度,心理的自 我调适等; 基本能力: 表达能力 :能够将自己的思想、意 图,或通过口头、或通过书面、或通过 电脑准确地传递给对方; 时间安排能力: 要求公务员必须合 理掌握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人际协调能力: 现实工作中公务员 必须能够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减少内耗 形成合力。 学习能力: 公务员要紧跟形势发 展,不断学习新知识、培养新观念、 开拓新视野,不仅学习书本知识和他 人经验,还要具备独立思考、推断事 物的能力。 办公现代化和外语能力: 公务员 还必须具备所从事岗位的专业能力以 及必要的组织指挥、决断能力等。 第二章 党政公文写作规范 一、公文的涵义及种类 二、公文的体式 三、公文的行文规则 四、公文的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