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泊位合理通过能力的确定.ppt
四 .泊位合理通过能力的确定 1.船舶合理开工舱口的确定 2.泊位能力的合理性 泊位合理通过能力的确定 • 船舶排队 ,造成船队营运经济损失 ,为了使船舶 不排队 • n泊 增加港口投资 P 装卸 t 装卸 • 当船舶到达量 泊位装卸设备闲置 等待 减少的时候 船舶排队 损失 泊位的合理通过能力 • 出发点 min s 港 以完成的货运量所投 s 船 入的港口营运费用和 船舶停泊费用之和达 到最少为衡量的标准 1、船舶合理开工舱口数的确定 • 就一艘船舶的装卸作业来说 • 港口 投入 装卸能力 • 船舶 付出 停泊成本 • 总费用 f (n ,s )=n •S港 +T •S船 T = q • Q = Q n •p q n •p 船舶合理开工舱口数 • 当使 f (n, s)达到最小时的开工舱口数,即 为所求的合理开工舱口数 • 因此,船舶的合理开工舱口数为: Q •S 船 • n合理 = P •S 港 结论 1、大船、船舶停泊成本高的船应加速装卸 2、装卸生产率高、装卸成本高的机械化系 统少开头有利。 2、泊位能力的合理性 • P 设计 实际达不到,因为 Q 货 接近 P 设计 导致 船舶大量排队 • 泊位通过的货运量 Q 货 多大 • 研究 Q 货 与 S 港 、 S 船 之间的关系 2、泊位能力的合理性 • ( 1)港口费用 • 固定费用:码头、库场、机械等 • 变动费用:工资、燃料、维修保养费等 结论 • 固定费用不随货运量的变化而改变,但分摊到 每吨货物的固定费用就随着货运量的增加而呈 现减少的趋势。 • 变动费用随着货运量的变化而变化,但每吨货 物所耗费的费用一般是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 当通过的货运量达到某一状态时,再要增加通 过量必须采取加班、增加作业线(组织多路作 业),这时使可变费用也转为上升。 最佳通过量 • 将这两条曲线合并得到泊位通过的货运 量与港口总费用之间的关系图,当固定 费用减少率和可变费用增长率相同时, 港口总费用大到最小值,即对港口来说 ,当总费用达到最小值的时候,所对应 通过的货运量是最佳通过量。 港口费用与货运量之间的关系 • 港口固定费用与货运量之间的关系 S f 当 Q P 设 式中: S f : 港口固定费用 ∆ S f: 固定费用增加值 港口费用与货运量之间的关系 • 港口变动费用与货运量之间的关系 Q • S v 当 Q P 设 式中: S v : 港口可变费用 ∆ S v:港口可变费用增加值 港口费用与货运量之间的关系 • 港口两项费用之和应为: S f +Q • S v 当 Q P 设 2、泊位能力的合理性 • ( 2)船舶费用 • 船舶费用是由船舶在港时间决定的。 • 船舶在港时间:生产性停泊时间 • 排队时间 • 船舶在港停泊成本为:见公式( 15-40) • 船舶在港停留引起的开支随着运输量的 增加而变化。 ( 3)总费用与货运量之间的关系 • 将港口与船舶两项费用与货运量之间的 关系同时考虑,并由单位费用最小值决 定的泊位通过能力,就是合理的通过能 力。 S总港 +S 总船 MIN Q 合理通过能力 五、泊位数的计算与确定 • 泊位通过能力确定之后,就可以确定所 需的泊位数 • 基本原理 n 泊 = Q / P 通 Q—— 年总货运量 P 通 —— 一个泊位的通过能力 • 关键:如何确定 P 通 (下面 4种方法) 1)按营运通过能力求泊位数 • 由于泊位设计通过能力往往受船舶到达 规律的影响,所以 P设 不可能 100%利用, 因此求 n 泊 应以 P营 确定 • n 泊 =Q/P营 • P营 ( 1)几种可以确定的货种 ( 2)多种很难确定的货种 1)按营运通过能力确定泊位数 • n泊 =Q/P综 • 或 n泊 =Q/P’综 • 例: p1=40万吨 , p2=60万吨 , p3=50万吨 Q1=15万吨 , Q2=25万吨 , Q3=60万吨 • 求 P综 =? 2)按泊位合理通过能力求 n泊 • n泊 =Q/P合理 • 原理:按船舶到达规律,港口装卸能力 , • 应用排队论的原理求泊位数。 • S总港 +S总船 • F(Q)= MIN • Q • P合理 3) 按每米泊位通过的货运量确 定泊位数 • 这种方法要按不同货种、泊位专业化分 别统计 • 每米泊位通过能力 • 所以要在对大量的营运通过能力统计的 基础上 • P=P’L泊 • n泊 =Q/P’L泊 • 关键:正确地确定 P’ 4)应用模拟方法求所需的泊位数 • n泊 = Q/P 模拟 • P 模拟 =M •q • 式中: P 模拟 —— 泊位模拟通过能力 M------船舶数 q ------船舶载货量的变化 第四章 港口指标 • 第一节 指标的概念及其分类 • 第二节 吞吐量 • 第三节 装卸工作量指标 • 第四节 装卸效率指标 • 第五节 车船在港停留时间指标 • 第六节 港口生产设备运用指标 • 第七节 劳动工日指标 • 第八节 安全质量指标 • 第九节 其他指标 • 第十节 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港口装卸工作指标体系 • 装卸工作量 • 装卸效率 • 车、船停时 货物吞吐量 装卸自然吨 操作量 装卸机械起运量(作业量) 船舶平均每停泊艘装卸货物吨数(总定额) 船舶平均每装卸天装卸货物吨数 船时量;装卸机械平均台时量 舱时量;装卸工班效率 车时量;装卸工时产量 船舶平均每次在港停泊天数; 船舶停泊总艘次数 船舶平均每次作业停泊天数; 货车在港停留车时 船舶平均每装卸千吨货在港停泊时间; 货车作业次数 船舶停泊总吨位(马力)天数; 货车一次作业平均在 港停留时间 港口装卸工作指标体系 • 泊位运用 • 库场运用 泊位占用率 泊位利用率 泊位总面积 库场总面积; 库场容量运用率 库场有效面积; 仓容量 堆存货物吨数; 库场周转次数 平均每天堆存货物吨数;单位面积堆存使用定额 货物堆存天数; 单位面积堆存技术定额 货物平均堆存期 港口装卸工作指标体系 • 机械运用 • 驳运 装卸机械日历台时;装卸机械完好率 装卸机械完好台时;装卸机械利用率 装卸机械工作台时; 驳运量:平均每吨位(马力)船舶驳运量 驳运船舶在册总吨位(马力)天数 驳运船舶使用吨位(马力)天数;平均驳 运船舶吨位(马力)天数 驳运船舶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