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会考历史复习提纲(部分).doc
古希腊民主政治 时间 名称 内容 影响 公元前 6 世纪 初 梭伦改革 1. 公民等级—财产多寡 2. 公民大会 3. 四百人议事会 4. 陪审法庭 5. 废除债奴制 1. 动摇贵族特权 2. 保障公民民主权利 3.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公元前 6 世纪 末 克里斯提尼 改革 1. 十地区部落 2. 五百人议事会 3. 十将军委员会 4. 扩大公民大会权力 5. 陶片放逐法 1. 基本铲除贵族政治特权 2. 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 3. 民主制度确立 公元前 5 世纪 伯利克里改 革 1. 扩大公民权利2. 发放工资、观剧津贴 1. 达到顶峰 2. 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 定基础 国际组织及会议 时间 名称 意义 1919 年 巴黎和会 1944 年 布雷顿森林会议 世界货币 体系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1945 年 雅尔塔会议 美苏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 1947 年 (在日内瓦举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49 年 北约成立 加剧冷战 1951 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54 年 (瑞典)日内瓦会议 《日内瓦公约》 (印尼)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1955 年 华约成立 两极格局形成 1961 年 不结盟运动兴起 冲击两极格局 1967 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 加强西欧国家合作 1989 年 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 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独联体成立 两极格局瓦解1991 年 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 《汉城宣言》 1992 年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3 年 欧盟成立 1994 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1995 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法制化、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2001 年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互信求安全,互利求合作” 战争史 时间 名称 起因 影响 1588 年 英国-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截击西班牙 商舰 西班牙惨败,失去霸主地位 17 世纪中期 英荷三次战争 英国《航海条例》 荷兰战败,英国夺取纽约 18 世纪中期 英法战争 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1840-1842 鸦片战争 1839 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 赔:2100 万银 开:广夏福宁上 商:关税 《天津条约》 三外: 公使进驻; 外国人进入内地活动; 船进入长江; 十口: 开放沿海、江口岸 1856-1858 第二次鸦片战 争 修订条约遭拒 《北京条约》 割:九龙司 开:天津 1870 年 普法战争 法国战败,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 1894-1895 中日甲午战争 朝鲜东学党起义 《马关条约》 一工厂:口岸设厂 二亿两 割三岛:辽台彭 开四口:沙重苏杭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 (饿的话,每 日熬一鹰) 义和团起义 《辛丑条约》 赔:4.5 亿两白银 界:使馆界 拆:拆炮台 禁:永禁反帝 改:外务部 1911 武昌起义 保路风潮调军队 1926-1927 北伐战争 歼灭吴佩孚、张作霖主力; 动摇帝国主义统治根基 1927 年 8 月 1 日 南昌起义 国民革命失败 独立创建人民军队夺取政权 1931 九一八事变 东北沦陷 1934-1936 长征 1937-1945 抗日战争 1946-1949 全面内战 1950-1953 朝鲜战争 1961 越南战争 党史 时间 名称 内容 1921 年 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共产党成立 1.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 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 2. 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1922 年 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心工作:制定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即反帝反封建 1923 年 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924 年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共两党合作形成 7 月 1 日 南昌起义 组织建立武装,独立领导革命 8 月 7 日 八七会议(汉口) 1. 清算右倾失误; 2. 确定总方针:①开展土地革命 ②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3. 决定秋收起义 9 月 秋收起义 1 9 2 7 年 10 月 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1931 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 1. 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 2. 定都瑞金; 3. 毛泽东—临时政府主席; 4. 朱德—军委主席 1934 年 开始长征 1935 年 1 月 遵义会议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6 年 10 月 甘肃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 1945 年 中共七大 毛泽东思想——党的指导思想 1945 年 8 月 重庆会谈 《双十协定》 1946 年 政治协商会议 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1946 年 1949 年 全面内战 1 9 4 9 3 月 党七届二中全会 1. 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2. 中心工作: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 3. 总任务:农业国→工业国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 4. 制定政治、经济、外交的基本政策 9 月 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1. 确定国体 2. 《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3. 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4. 民族区域自治 年底 第一次全国教育够工作会议 人民教育、全面发展 1952 年 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1954 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 1. 54 宪法 2. 体现两大原则——人人民主、社会主义 3. 选举:毛泽东——主席 刘少奇——人大常委委员长 4. 任命:周恩来——国务院总理 5. 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宪法) 1953-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完成三大改造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提出八字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 主要矛盾: ①工业国—农业国②经济文化发展 2. 主要任务:农业国→工业国 1956 年 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8 年 党八大二次会议 总路线:多快好省——大跃进 1959-1961 经济困难 对策:调整,巩固,提高 1964 年 原子弹、中近程导弹 经济调整任务完成1965 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6 年 高考制度被废止 1970 年 人造卫星 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 年 国民经济复苏 1977 年 恢复高考 十一届三中全会 1. 法制建设方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 思想解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 工作重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 中心工作:经济建设 5. 战略:改革开放 1978 年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 年 《告台湾同胞书》 停止炮轰金门 第五届全国人大 82 宪法——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1982 年 政协十六字方针 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撤社,建村民委员会1983 年 研制出“银河一号” 计算机技术世界前列 1984 年 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放权) 所有制、分配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法》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 14 个 1985 年 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地区 1986 年 《义务教育法》 《行政诉讼法》 《行政复议法》 1990 年 开放浦东 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邓小平南巡 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1992 年 党十四次代表大会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1993 年 十四届三中全会 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 年 中共十五大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改革重点 1998 年 第九届人大常委会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9 年 第九届全国人大 “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2003 年 神州五号 第三个载人航天的国家 近代科学科技史 时间 事件 人物和地点 1687 年 发表《数学原理》 ,创立经典力学 牛顿 1831 年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 丹麦的电报公司架设电报线 上海19 世纪 70 年代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台湾 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 第一条)19 世纪 80 年代 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外国 19 世纪末 制成活动电影机 卢米埃尔兄弟 1905 年 《定军山》首映成功 1909 年 中国第一架飞机 冯如 20 世纪初 《一个国家的诞生》 (默片) 格里菲斯 1920 年 首条空中航线(北京- 天津) 20 年代 电视机出现 英国 1927 年 有声片出现 美国 1929 年 播放第一个电视节目 英国伦敦 1935 年 《浮华世家》 (彩色) 40 年代初 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美国 1946 年 第一台计算机 美国 1958 年 试制成功第一台内燃机车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1969 年 互联网诞生 美国 1994 年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