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甲午中日战争.ppt
第 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 到八国联军侵华 考 试 大 纲 考 点 搜 索 1895至 1900年 间 西方列 强 侵略与中 国人民的 反抗斗争 ① 甲午 战 争、八国 联军 侵 华战 争的背 景、 经过 及影响 ② 《 马 关条 约 》 、 《 辛丑条 约 》 的内容和危害 ③ 义 和 团 运 动 的背景、口号、 经过 和 历 史意 义 “开拓万里 之波涛 ” , “布 国威于四方 ”。 —— 明治天皇 《 御笔信 》 阅读教材并结 合所示图片分 析: 中日甲午 战争爆发的根 本原因是什么 ?它是由什么 事件引起的? 一、中日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日本朝鲜 满蒙 中国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一、中日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甲午战争爆发的 原因 日本实行对外扩张,侵华野心蓄谋已久根本原因: 导火线: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7.25 1894.9.15 1895.2.2 1894.9.17黄海海战 丰岛 平壤旅顺 威海卫 1894.11 左宝贵 旅顺大屠杀 2、战争 经过 3、战争的结局 清政府战败,签订 《 马关条约 》 (1)爆发 :丰岛海战 (1894.7) (2)决战 :黄海战役 (1894.9) 慈禧太后 :宁可海 军无炮弹也要修园 子,挪用巨额经费 可建 10支 北洋舰队 日本 明治天皇 :宁可一 天只吃一餐也要建立强 大海军 项目 内容 影响和危害 割地 赔款 开埠 设厂 《 马关条约 》 辽 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 开放沙市、重庆、 苏州、杭州 军费 2亿两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 设厂,产品运销内 地免收内地税 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使清 政府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 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使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帝国主义侵华发展到了新 阶段(资本输出),严重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究: 材料 (日本 )试图在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打开缺口,而当它发现 这块肥肉的时候,这块肥肉已经一下子就被英、德、法、俄以 及意大利的资本家叼走了。 —— 列宁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日甲午战争产生了哪些影响? (3)对朝鲜: 清政府战败后,日本将清政府的势力排挤出朝鲜,加强 了对朝鲜的控制,并逐渐将朝鲜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4)对远东政局: 日本的崛起改变了远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 有格局,形成了英、俄、日争夺中国的新格局。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日甲午战争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 (1)对中国: ① 清政府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② 宣告洋务运动 破产。 ③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 ⑤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日本: ① 战胜号称 “ 天朝上国 ” 的中国,使得日本的国际地位 如日中天。 ② 占领台湾,获得 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 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发展起来,日本很快跻身帝国主义列强的行 列。 甲午战争客观上刺激了 中华民族 的真正觉醒的表现 : A. 清政府 : B. 台湾军民 : C、资产阶级 : D. 农民阶级 : 进行军事改革 进行反割台斗争 反洋教斗争发展成为 义和团运动 维新派:戊戌变法 革命派:辛亥革命 二 .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义和团运动 (1)背景 : ①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 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 ,山东最为激烈 —— 根本原因 (2)兴起 : 义和拳改名义和团 (3)发展 : (5)失败 (原因 ) 口号 :“扶清灭洋 ” 怎样评 价 ? ( 4)清政府态度变化: 镇压 ----利用 -----剿杀 ( 6)意义: 体现反侵略的斗争精神,打击帝国主义嚣张气焰, 一定程度上推动 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1)进步性 : 具有爱国性质,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 成为主要矛盾 ① 对清朝统治者放松警惕 ② “灭洋 ”又表现出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如何评价 “扶清灭洋 ”的口号 ? (2)局限性 : 二 .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 (1)背景 : ( 2)概况: (3)结果 : 奕劻与李鸿章被迫代表清政府签订 《 辛丑条约 》 (1901.9) ① 资本主义进入 帝国主义阶段 ,要求瓜分世界 ; ② 反 洋教斗争与义和团在 京津地区 发展迅速 ; ③ 列强以 “救护驻华使馆 ,并助中国剿匪 ”为借口组 成八国联军 ,由天津进犯北京。 A.赔 4.5亿 B.划使馆界 C.拆炮驻兵 D.严禁反帝 E.设外务部 修订商约 ① 主要内容: ② 危害: 人民更加贫困 列强侵华大本营 完全控制清政府 ,便于镇压反帝 清府成为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试 结合 《 辛丑条约 》 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造成了 什么危害?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国的 外交政策 (中央机构 完全半殖民地化 ) 问题探究 :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战争 条约 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 》 开始 沦为半殖民半封 建社会 中日甲午战争 《 马关条约 》 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 大大 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 辛丑条约 》 完全 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的社会 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 》 半殖民半封建程度 进一步 加深 知识反馈知识反馈 1.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 A.日本大陆政策的提出 B.朝鲜东学党起义 C.日本纠缠于改革朝鲜案 D.丰岛海战 2. 19世纪对中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 B.《 北京条约 》 C.《 马关条约 》 D.《 辛丑条约 》 3. 《 马关条约 》 签订的结果不包括 A.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严重受阻 D.巨额赔款使清政府大借外债 B C A 知识反馈知识反馈 4.“ 扶清灭洋 ” 口号,反映的中国社会实质问题是 A.清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矛盾缓和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C.义和团对清政府和帝国主义认识不清 D.义和团运动发展到成熟阶段 5. 2001年 7月 13日北京申办 2008年奥运会成功 ,可是 距 此一百年前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了一 份令人不 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A.《 南京条约 》 B.《 北京条约 》 C.《 马关条约 》 D.《 辛丑条约 》 B D 知识反馈知识反馈 6.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点是 :① 都遭到中 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② 都具有笼统的排外色彩 ③ 都带 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④ 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 气焰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C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 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40~ 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 次是 1856~ 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 1894~ 1895年同日本的 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 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 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 斯塔夫里阿诺斯 《 全球通史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三次战争失败原 因的叙述正确吗?你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遭遇? 从 “ 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 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 说明: 不完全正确。三次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清政府 的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看待: 一方面中国遭受了巨大的屈辱和灾难;另一方面,中国人 民逐步觉醒;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不能闭关锁国、要积极学习外国先进事物 、自强不息等。 材料二 瓦德西说, “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 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 , “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 。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 “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 ? 列强侵华方式因此有何改变? 提示: 原因: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沉重地打击了列强在中国的势力, 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改变: 由直接控制中国转变为在华扶植代理人。 《 辛丑条约 》 的签订 ,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