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检测(3).doc
荆州中学高二 中国区域检测(三)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过 M 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所做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 图,读图回答 1~4 题。 1.若①、②两地处于同一山脉,则该山脉可能是( ) A.大兴安岭 B.阴山 C.小兴安岭 D.长白山 2. ①、②两地所在山脉( ) A.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是我国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C.主峰处有旅游名胜长白山天池 D.典型植被为针叶林 3.M 地所在省区( ) A.重工业和农业发达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C.草原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D.人口稠密,劳动力数量多 4.关于 M 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量小,含沙量大 B.流量大,结冰期长 C.流量小,汛期只出现在夏季 D.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读下面我国四个省会城市图,回答 5—6 题: 5.当②③两城同时看见日出时,下列现象中正确的是( ) A.④城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 ①城 B.长江中下游平原正值水稻播种 C.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伏旱 D.海南省正处旅游的旺季 6.四城市一月平均气温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 回答 7—9 题。 7.图中甲山为旅游名山,其海拔为 1474 米, 有关该山地质构造及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褶皱构造,块状山地 B.断层构造,褶皱山脉 C.褶皱构造,褶皱山脉 D.断层构造,块状山地 8.甲山与乙地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B.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大于乙地 C.甲山降水少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D.甲山降水多于乙地,甲山顶气温的日较差小于乙地 9.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符合甲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是( )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 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 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10~11 题。 地区 径流系数 地区 径流系数 南岭地区 〉60% 天山地区 20%—60% 华北地区 〈30% 江淮地区 30%—40% 三江源 〈40% 成都平原 〈40% 浙江丘陵 〉60% 藏北高原 〈30% 云贵高原 〉40% 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 〈5% 10.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 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 11.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 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C.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某岛屿平均降水量(毫米) 分布图,回答 12-14 题: 12.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岛年 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特点是 A.大致与纬线平行,南高北低 B.呈西北-东南向,西南高东北低 C.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 D.与等降水量线一致,南高北低 13.我国将在该岛东北部的文昌市建第四座卫星发射场,现已完成征地和前期准备工作,该 地建卫星发射场的有利条件是( ) ①纬度低,节约火箭燃料,增大有效载荷 ②毗邻大海,有利于大型部件的运输 ③位于沿海,技术水平高 ④东邻南海、太平洋,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性好 ⑤雨量充足,气温适中,气候条件优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14.该岛屿建成农业生产基地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 A.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 B.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C.地形平坦,土地肥沃 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为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 地形和 8 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 东的气流速度约 20 千米/ 时。据此完成 15-16 题。 15.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16.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单项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综合题 17.读 “我国局部地区图” ,回答问题。 ⑴判断 a、b、c 三条年等降水量线的大小关系,说明理由? ⑵形成丙处地貌类型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地貌易给附近地区造成什 么问题? ⑶乙和丁所在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农业区,其农业生产共同的主导因素及农业发展中应注 意的问题是什么? ⑷甲城与重庆相比,相近的城市区位条件有哪些? ⑸丁所在省区从 90 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地区部分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到北部有灌溉条件 的平原地区,这种移民方式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分析将部分群众从南部地区移出的原因。 18.读我国某区域位置与地形 图,分析回答下列 问题: (1)分析左图等积温线资料,≥10℃的积温值太原 (填“大于”或“小于”)石家庄, 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2)判断左图中 A.B 两地的地形区或山脉名称。A: B: (3)左图区域内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什么? 。目前,该资源输出的主要方式是 _和_ 。 (4)为了确保 b 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右图中①②③三地根据各自的地形特征采取了相 应的治理措施,请对应填上相应字母:①( ) ,②( ) ,③( ) A.育林、育草护坡 B.平整土地,营造护田林网 C.打坝拦泥,蓄水固沟 (5)近年来,左图内大部分地区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分析其人为原因。 1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的走向是__ __,铁路线名称是___ _。 (2)甲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甲河汛期 (l,7 月) 。 (3)上世纪末,甲河下游曾经出现断流,简要分析其原因。 (4)简要概括图 18 中城镇分布特点。 (5)冬春季节,该地城镇大气污染严重,简要分析其原因。 荆州中学高二 中国区域检测(三)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A B D C D D B D B C B A D B 综合题 17: ⑴a=b>c 原因:我国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故 a>c;b 等降水线 区域内为祁连山区,降水比周围多,故应与其两侧等降水量线的高者相等。 ⑵风力搬运、沉积 荒漠化、埋没铁路等 ⑶都有水源灌溉 问题:风沙危害;灌溉不合理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过度用水引 起下游河段用水紧张。 ⑷都位于河流沿岸;都在山地河谷地带,地表不平坦;都是几条铁路的交汇点;都是 省级行政中心。 ⑸南部为高原山区(六盘山区及黄土高原区) ,北部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北部灌溉 条件优越;利于恢复南部自然生态,减少水土流失。 18:(1)小于 太原位于地势较高的黄土高原上,气温较低。 (2)渭河平原 秦岭 (3)煤炭 铁路运输 高压输电 (4)①育林、育草护坡 ②平整土地,营造护田林网 ③打坝拦泥,蓄水固沟 (5)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櫵采,不合理开矿 19:(1)西北—东南 兰新铁路 (2)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7 (3)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②蒸发量大(旺盛)③沿途用水量大;④沿途河水下渗严重; ⑤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答对 3 点即可) (4)①沿铁路分布;②沿河流分布。 (5)①冬季,居民取暖用煤量大,向大气排放多粉尘;②冬季,多风沙天气,大气中悬浮 颗粒物多;③地处河谷地带,污染物不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