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简介19105.ppt
高性能混凝土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石家庄铁道大学 罗永会 155 3013 5207 luoyh@stdu.edu.cn 高性能混凝土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1 概 述 3 HPC的性能要求及检测方法 4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2 混凝土结构的劣化形式 5 生产及检测设备要求 1 概 述 一、 HPC的相关概念 二、 HPC的结构特点 三、国内外现状 四、推广 HPC的意义 一、 HPC相关概念 1. 背景 l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更多的不是因为强度不足; l而是因为抵抗自然环境劣化条件的耐久性不足。 1. (1)国外情况 2. (2)国内情况 一、 HPC相关概念 2. HPC概念的发展 (1) 美国 1984 年,法国发表第一篇关于 HPC的论文; 1990年 5月,在美国马里兰州由 NIST 和 ACI 主办了 第一次关于 HPC的国际研讨会,会议首次提出关于 HPC的定义。 高性能混凝土 —— 具有所要求的性能和匀质性的混凝 土。例如易于浇注和压实而不离析、高长期力学性能 、高早强、高韧性、体积稳定、严酷环境中使用寿命 长。 一、 HPC相关概念 (1) 美国 (2) 日本 (3) 欧洲 (4) 中国 …… 2. HPC概念的发展 一、 HPC相关概念 CECS 207-2006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 采用常规材料和生产工艺,能保证混凝土结构所要 求的各项力学性能,并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 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这种混凝土在配比上的特点是掺加合格的矿物掺和 料和高效减水剂,取用较低的水胶比和较少的水泥 用量,并在制作上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使其达到 良好的工作性、均匀性、密实性和体积稳定性。 高强混凝土就是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一定高强? 2. HPC概念的发展 一、 HPC相关概念 3. 全寿命经济分析 (LCCA) l 全寿命经济分析理念诞生于 19世纪中期,但直到 20世纪 30 年代才被公众所接受。 l 20世纪 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和美国州立高速公路协会发 布的红皮书将全寿命设计概念引入到交通工程中; l 1983年,美国公路研究基金立项推动道路和桥梁结构全寿 命设计方法的研究; l 1996年,美国联邦公路局正式颁布了 “道路和桥梁结构全寿 命设计指南。 美国: “它是一个程序和方法,用于评价可行计划项目的总经济价值。 包括初始成本和经折现的进一步成本 —— 整个寿命期内的维护、 修复、重建和表面翻新处理成本 ” 。 一、 HPC相关概念 3. 全寿命经济分析 (LCCA) 全寿命周期成本 (1) 机构成本: l规划与设计; l施工及管理; l检查; l维护与维修; l大修、更换、更新; l残值 l交通阻塞延误; l交通绕道; l环境损害; l其它 …… l荷载导致的损害; l碰撞损害; l地震、洪水; l其它 …… (2) 使用者成本: (3) 意外与风险成本 一、 HPC相关概念 3. 全寿命经济分析 一、 HPC相关概念 4. 耐久性及耐久性设计 CECS 207∶2006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混凝土在所处工作环境下,长期抵抗劣化外力与劣化内 因的作用,维持其应有性能的能力。 耐久性设计:指设计中为抵抗环境因素的作用、提高设 计寿命而增加的一系列技术要求。 例如材料的耐久性要求,结构的耐久性构造,附件的可 更换性及桥梁施工的质量要求。 二、 HPC的结构特点 1. 水泥石的孔结构 类 别 名 称 直 径 对浆 体性能影响 粗 孔 球形大孔 1000~ 15μm 强 度、渗透性 毛 细 孔 大毛 细 孔 10~ 0.05μm 强 度、渗透性 小毛 细 孔 50~ 10nm 强 度、渗透性、高湿度下的收 缩 凝胶孔 胶粒 间 孔 微 孔 层间 孔 10~ 2.5nm 2.5~ 0.5nm ﹤ 0.5nm 湿度 50% 以下 时 的收 缩 收 缩 、徐 变 收 缩 、徐 变 二、 HPC的结构特点 2. 界面过渡区 (1) 过渡区的形成 l水灰比梯度lCH取向生长 l水灰比高 l孔隙率大 lCH、 Aft多,结晶颗粒大 lCH取向生长 (2) 过渡层的特点 二、 HPC的结构特点 (1) 孔隙率低,基本上不存在 100nm以上的大孔; (2) 水化物中 CH减少, CSH和 Aft增多; (3) 未水化颗粒多,中心质效应增强; (4) 界面过渡区得到优化。 三、国内外现状 ACI-201: 1957成立,负责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研究, 1992年编制了耐久性混凝土指南; RILEM: 1960成立钢筋锈蚀技术委员会; 1996提出基 于破坏概率设计理论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概念; ASTM:每三年召开一次建筑材料耐久性研讨会; 日本、挪威、印度等国的研究机构。 1. 国外情况 三、国内外现状 l七五 (1986-1990):大气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使用年限; l八五 (1991-199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耐久性技术、工业厂房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重大土木与水利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基础研究 l九五 (1996-2000):重点工程混凝土安全性研究 l十五 (2001-2005):青藏铁路 l十一五 (2006-2010):客运专线 /高速铁路 相关标准: lCCES 01-2004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耐久性设计指南 lCECS 207-2006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lCECS 220-2007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 lGB 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1. 国外情况 2. 国内情况 三、国内外现状 3. 当前的严峻形势 l建设速度; l新材料、新工艺; l大型工程建设; l特殊环境开发利用 1. 国外情况 2. 国内情况 四、推广 HPC的意义 l普通砼工程的维修费用急剧增大,使用寿命 受到影响; l传统砼的强度及性能越来越难以满足要求, 水泥用量增大使砼的体积稳定性变差,容易 开裂; l混凝土施工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和易性好、 可泵性好; l发展 HPC是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道 路的需要。 2 混凝土的劣化形式 二、冻融破坏 三、化学侵蚀 四、碱骨料反应 一、钢筋锈蚀 五、磨蚀、风蚀、冲刷 2 混凝土的劣化形式 Metha:当今世界混凝土破坏的主要原因为钢筋锈蚀 、寒冷气候下的冻害、侵蚀环境下的物理化学作用。 (1991年第二届混凝土耐久性会议主题报告:混凝土 耐久性 -50年的进展 ) 2 混凝土的劣化形式 Metha:当今世界混凝土破坏的主要原因为钢筋锈蚀 、寒冷气候下的冻害、侵蚀环境下的物理化学作用。 (1991年第二届混凝土耐久性会议主题报告:混凝土 耐久性 -50年的进展 ) 本地的具体情况: 温度低; 温差大; 风沙大; 雨量少; 撒盐除冰。 钢筋锈蚀; 冻融破坏及盐冻; 风蚀。 一、钢筋锈蚀 电化学腐蚀: lFe-2e=Fe2+ lH2O+O2+4e=4OH- 发生条件 l阳极反应:脱钝 l阴极反应: H2O、 O2 l离子和电子通路 1. 锈蚀机理 一、钢筋锈蚀 1. 锈蚀机理 一、钢筋锈蚀 lpH值; l氯离子浓度; l环境温湿度; l混凝土饱水度、电阻抗; l保护层渗透性 2. 影响因素 1. 锈蚀机理 l减少氯离子含量和侵入; l保护层厚度及质量 3. 预防措施 二、冻融破坏 (1) 静水压假说 (2) 渗透压假说 (3) 盐冻 1. 破坏机理 二、冻融破坏 (1) 静水压假说 (2) 渗透压假说 (3) 盐冻 l初始饱水度提高:盐类的吸湿性和保水性 l渗透压、结晶压 l结冰速度和降温速度加快使静水压增大 1. 破坏机理 二、冻融破坏 2. 影响因素 (1) 气泡间距; (2) 饱水程度; (3) 骨料特性; (4) 混凝土强度; (5) 冻结温度、速度 1. 破坏机理 3. 预防措施 适当引气 三、化学侵蚀 (1) 环境水 (2) 酸碱 (3) 硫酸盐 (4) 结晶侵蚀 2. 影响因素 (1) 侵蚀介质 (2) 渗透性能 (3) 水化产物 lCa(OH)2溶出 l 水泥石分解 (稳定浓度 1.3g/L) l 其它腐蚀性介质 lE盐腐蚀 (Ettringite)250mg/L lG盐腐蚀 (Gypsm) 1000mg/L l 碳硫硅钙石 lDEF 1. 侵蚀机理 四、碱骨料反应 (1) ASR 2. 发生条件 l骨料具有碱活性 l可溶性碱 (Na2O+0.658K2O) l潮湿环境 (2) ACR 1. AAR机理 3. 预防措施 l非活性集料 l减少可溶性碱 (Na2O+0.658K2O) l减少与水接触 l引气 3 HPC的性能要求及检测方法 二、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三、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四、混凝土的耐久性 一、新拌混凝土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