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柴达木枸杞种植技术.doc
摘要] 柴达木地区近年来枸杞种植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枸杞园建 设及管理技术做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介绍。内容包括:选苗、建园、水肥管理、整形修剪、 保花、制干等技术。 [关键词] 枸杞园 建设 管理 技术枸杞为作为生态经济林,在青海省栽培历史较长。柴达 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产枸杞具有品质好、糖份含量高、色 艳、果大等特性。近几年随着枸杞价格的上涨,柴达木地区广大群众种植枸杞的热情日益 高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因此,正确掌握建园、育苗、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保花、 制干等技术,对大面积营造枸杞经济林具有重要的作用。枸杞是多年生茄科枸杞属落叶性 灌木。其叶、果、根、皮均有广泛的药用价值。特别是果实含有多种有机物和营养成分, 具有补肾、养肝、明目、活血、抗癌等疗效。其抗逆性强,耐肥水,既适于干旱、沙荒、 盐碱地种植,又是庭院优良经济树种且结果期长,定植当年至 50 年生均可结果,3~4 a 即 可进入盛果期,一般每公顷产干果达 3 000 kg 以上。 1 选用良种枸杞品种繁多,仅当地就有枸杞属植物近 6 种。为达到优质高产,必须做好选 种工作。目前全国种植的主要品种为宁杞 1 号 2.1 整体化建园 主要是为以后形成规模化产业奠定基础,大面积集中成片建园,便于机械化管理,降低管 护成本,同时也便于修建配套的渠系。在修建好的枸杞园的四周建设必备的防护林体系, 减少风灾对枸杞产量的影响。 2.2 土地平整 初期建园,土地平整是首要任务之一,枸杞进入老化期一般为 30 年以后,枸杞种植完后一 般不在进行重复耕种,初期建园必须保证土地平整,为以后的机械化管理奠定基础。 2.3 合理密植 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对枸杞树苗按合理密度定植。 2.3.1 株行距为 1 m×3 m 每 667 m 220 株左右。这种栽植方法可便于机械化管理,一台 车可控制面积为 66.7 hm ,机械化替人工进行中耕、除草、打药等管护工作。 2.3.2 株行距为 0.5 m×3 m 每 667 m 地栽 444 株左右。这种栽植方法可提高单位面积 产量,缺点是种植密度大,枸杞对肥料的需求量大,病虫害的防治费用高。 2.3.3 坑穴挖坑 40 cm×40 cm×40 cm,坑内施人 2~3 cm 厚和熟土拌好的腐熟农家肥, 肥上盖细熟土 10 cm,再将直立健壮、并带有 3~ 5 条须根的枸杞苗定植于坑内,盖~ 6 次中耕除草,深度 6~8 cm。有利于消灭病虫和杂草,疏松土壤,保证枸杞正常生长发育。 园内除定植的当年可间作土豆、甜菜以外,以后严禁间作其他作物。且当年问作的植物必 须离树苗 0.5~1 m 的距离。否则会导致丰产年推后。 4 水肥管理 枸杞结果分夏果和秋果两种,因此水肥对枸杞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栽植第 1 年浇水不能 过频。在格尔木地区由于蒸发量大,2 个月浇 3 水或视情况浇水即可,主要作用是让枸杞 的根往下扎,以防倒伏现象发生。3 a 以上( 盛果期)的枸杞每年每公顷施肥量(8~9 次) 必须 保证尿素 350 kg;磷酸二铵或三料过磷酸钙 3 000 kg;优质厩肥 3.7 万 kg 以上。按照发 芽、开花、果实膨大前分别追施,并在秋季施 1 次基肥。根据树龄大小在距离树干 20~60 cm 处挖坑或挖环形沟,深 20~30cm,将肥料施人坑内或沟内,施后盖土,并及时灌水。除 地面深施肥外,叶面喷肥对提高果实千粒质量也有明显作用。在 6—7 月第 1 结果期喷 4 次, 8—9 月第 2 次结果期喷 2 次。喷施方法是:每次喷磷酸二氢钾 750~1500 g/hm ,加尿素 750 g,对水 750 kg;在花蕾期喷叶面宝 15 支(5 mL)加水 750 kg/hm 。追肥和每次摘果后 要及时灌水,在格尔地区高温时,一般一 每 12 d 左右灌 1 5.3 自然丛状形 O O 次水,采摘期 7 d 灌 1 次,达到夏水 无中心主干,从. 八盆 灌透,冬水要灌好。 ~4 个主枝,每个主 九第 5 整形修剪 个侧枝,除第 1 个俱 期 枸杞整形修剪和搞心对调节生 4O~5O cm 外,其他林 殖生长和营养长作用很大。当年 cm 左右,在主侧枝 业 生、2 年生的结果枝条结果能力最枝。此树形通风透: 实 用 强,多年生和 2 年生春枝条为最佳。利用空间达到立体宝 技 掌握这些结果的习性,对合理修剪形不可分割。剪枝 , 术 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整形后的树和夏剪三种。对 1 形,主要可分为疏散分层形、自然开年生以后的枸杞剪一 心性、自然丛状形等。要求定植后应严格把握。秋剪 的当年,就要根据树形合理整形,使 主干、主枝、侧枝、小枝层次分明。 一株可分为 3~5 层,每层间距 25 cm,树体呈半圆形,树高 1.6 m 左 右,树冠 1.5 m 左右。要多培养结 果枝条,剪去非生产性枝条,掌握三 去三留的剪枝原则,即去老留新、去 病留健、去弱留强,使结果枝条在树 冠内均匀分布,透气透光。 5.1 疏散分层形 定干高 50 cm 左右,有中轴主 干,将顶端 20 cm 以下萌发的芽或 枝条全部抹掉。在顶端 20 cm 处, 选留 3 个主枝,各相距 10 cm 左右, 作为第 1 层,每个主枝上各留侧枝 2 ~ 3 个,待下年再在主干向上选留 2 ~ 3 个,作为第 2 层,同样在枝上各 留侧枝 2~3 个,依次类推,可留 3~ 5 层。最上层主枝侧枝可减少一个。 枝高达 1.6 m 左右,冠径 1.5 m 左 右,此树成形早。粗壮。载果量大。 5.2 自然心形 定干高 2O cm,无明显中心主 干,在干的基部选留 3 个主枝,各相 距 15 cm 左右,夹角为 30。左右,每 个主枝上留备 2~3 个交错分布的 侧枝,侧枝各相距 30 cm 左右。在 主侧枝上选留若干个斜生小枝,树 形 2~3 a 即可形成。此树形通风透 光良好,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 这种整形方法容易,剪枝量小,管理 方便。 中旬至 l1 月中旬,按三去三留的要 求,剪除非生产性的枝条,更新结果 枝。这样可增加植株营养贮备,提 高下年结果量。春剪枝:时间为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主要是弥补上 年秋剪枝不足,剪足冬委干枯的和 带剌的枝条,枝条密的要疏剪,进一 步完善树冠内部的光照条件。对 2 年生的枸杞,春剪 1 年生的枝条时, 主枝留长 30~40 cm,侧枝留长 20 cm 左右,主侧枝上有空隙处的小枝 条留长 8~10 cm,空隙较大处的枝 条结果率的关键,主要是选留 2 年 生枝条。主侧枝留长 40~50 cm,小 枝留长 20~30 cm。侧枝上每隔 15 cm 左右留一小枝,培养结果枝组。 通过修剪的杆株,枝冠已定形。夏 剪枝:时间为 6 8 月,主要剪去剪 口、锯口下和主枝、主干上、根部的 萌芽、根蘖及徒长枝,以减少营养消 耗。但要注意保留补充空间用的辅 助结果枝,以作主枝。当新定植的 枸杞发出 2 次枝,老枸杞新发出的 枝条,在长到 40~60 cm 时,或在树 冠空间生出的枝条长到 2O~ 30 cm 时,应及时摘心剪梢;对周围长出多 余的枝条要提前抹芽和除萌,使营 养集中,促进树冠内外开花立体结 果。也促使这些枝条中下部发出较 多的新枝条,培养更多的结果枝组, 这对提高枸杞当年产量效果明显。 对延长枸杞结果年限有很好的作 用。 6 病虫鸟害防治 枸杞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黑 腐病、霉班病、流胶病等。害虫有负 泥虫、瘿螨、跳甲、木虱、蚜虫、红蜘 蛛等。害鸟有黑鸟、麻雀等。主要 采取强化园田管理,促进树势生长; 果实成熟时,加强看护;消洁园田, 保护利用天敌。若遇病虫害严重发 生时,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 药,如螨克、氧化乐果,敌敌畏、代森 锌、波尔多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7 采收加工 摘果期一般为果实见红的 15~ 20 d 后,由于格尔木地区气候干燥, 雨水少,不存在腐烂,果实见红的第 12 d 开始准备采摘工作,到 15~2O d 后开始采摘,轻摘轻放,少碰树枝, 避免果实落地。盛枸杞篮筐只能装 20~30 cm 厚,不能挤压,并及时用 3 ~4 碳酸钠水溶液浸洗。家庭 一般使用小苏打加食用碱,碱不可 过多,碱过多果实将发白,会影响果 品分级,标准为 50 kg 鲜果加 10~ 20 g 碱面,必须将碱面化成水。将 浸泡过的枸杞果,及时摊人事先做 好的宽 1.2 m、长 2 m 的白布上,平 摊平,将白布放在戈壁滩上,厚度 1.5~2 cm。注意此时不要翻动,2 ~ 3 d 后即可晒干。枸杞果晒干后, 除去杂质,再分级包装。★ 来源:YY98 特产网 www.yy9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