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樟江河流域综合治理.doc
荔波县樟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农业)调研报告 (农业调研组) 樟江河是荔波县各族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县内东部的 佳荣镇,流经茂兰、玉屏、朝阳、瑶山等乡镇,在捞村汇 入广西境内,全长 53.1 公里,是荔波县旅游业的核心区。 荔波各族人民依水而居,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形成了 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悠悠樟江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 荔波各族人民,见证了荔波各族人民奋斗和发展的历史。 按中共荔波县委《关于〈中共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对樟 江河流域开展综合调研〉的批复》 (荔党复[2014]9 号)的要 求,县农村工作局抽调相关领导和业务站负责人组成调研 工作组,在县人大领导的指导下,负责农业生产发展现状 及其对生态的影响和发展规划课题调研。 调研组从 2014 年 9 月 12 日开始进行内业工作,设计调 研方案,确定调研样本村、组,制定相关表格和联系乡镇 了解樟江沿河农业生产情况等。到 11 月 3 日开始进入外业 工作,以沿河 5 公里范围内的村组农业生产情况作为此次 调查和统计对象,实地走访了佳荣、玉屏、朝阳、瑶山等 乡镇,与 100 多人次农业生产业主进行了 6 场座谈,对樟 江河流域农业生产各组成部分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了解。 按“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的要求,调研组结合荔波 樟江流域农业生产现状,经讨论和汇总,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 樟江河流域农业生产现状 樟江河流域(以下称区域)涉及佳荣、茂兰、玉屏、 朝阳、瑶山等五个乡镇的 22 个行政村、191 个村民小组、 7010 户、26838 人。农业种植面积共 12.8103 万亩,其 中,水稻种植 2.0168 万亩、玉米种植 1.1409 万亩、经 果林种植 7.9703 万亩,其它种植 1.6803 万亩,2013 年 种植业总产值 26887.7 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 64.34%; 养殖业年饲养量为牛 0.3675 万头,猪 3.0047 万头, 羊 0.1638 万只,家禽 6.0373 万羽,分别占全县养殖总 量的 4.08 %、 14.6 %、5.64 %、4.42 % ,2013 年畜牧 业纯收入 1258.614 万元;水产养殖共 0.48 万亩,其中, 稻田 0.3845 万 亩,池塘 0.0605 万亩,水库 0.035 万亩, 分别占全县渔业养殖水面面积的 12.77 % 、27.95 % 、8.52%, 2013 年渔业纯收入 1920 万元。 (一) 种植业生产现状分析 在县“双十工程”政策导向和支持下,区域内种植业 结构调整初显成效,经果林种植总面积为 7.9703 万亩, 其中,密柚 4.1 万亩、血桃 1.7466 万亩、枇杷 0.5935 万 亩、葡萄 0.016 万亩、板栗 0.7242 万亩、火龙果 0.016 万亩、茶果 0.774 万亩,占种植业总面积 12.8103 万亩 的 62.21%,总产值 19925.8 万元,人均年纯收入 0. 3715 万元。在种粮效益不明显的状况下,农民选择种植水稻 2.0168 万亩,能基本保住口粮,货币化收入主要依靠经 果林收益和其他收益。 区域内建设有 8 立方米沼气池 2803 口,大中小型沼 气工程 17 座,其中,50 立方米沼气池 3 座、100 立方 米沼气池 9 座、200 立方米沼气池 1 座、300 立方米沼 气池 1 座、500 立方米沼气池 1 座、800 立方米沼气池 2 座。由于农村散养数量锐减,沼气原料缺乏,管理意 识差,造成农村家庭沼气使用率低。 (二) 畜牧业生产现状分析 区域内农民散养年饲养量为生猪 1.4793 万头、牛 0.3478 头、羊 0.1263 只、禽 5.8283 万羽,人均饲养量 为生猪 0.55 头、牛 0.14 头、羊 0.047 只、禽 2.17 羽。 散养户饲养量小,所调查的佳荣、瑶山、捞村等乡镇农 户采用的饲养方式仍以深坑圈、熟饲、放养为主,产品 商品率不高,以自产自食为主。散养户年人均畜牧业收 入较低,其中佳荣镇 279.19 元、玉屏镇 147.58 元、朝 阳镇 37.89 元、瑶山乡 39.57 元。区域内养殖业产品不 能满足群众的肉食品需求,农民生活水平不高,农民从 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的收入主要是靠其他收入支撑,其 中外出打工成为其现金收入的主要方式之一,使得畜牧 业出现劳动力流失的状况,以此循环,业内散养日趋式 微。 区域内规模场有 29 个,年饲养量为生猪 15254 头、 牛 152 头、羊 375 只、禽 2090 羽,场均猪 526 头、牛 5.25 头、羊 13 只、禽 72 羽,规模养殖场户均年纯收入 为佳荣镇 3.98 万元、玉屏镇 14.23 万元、朝阳镇 1.96 万元、瑶山乡 1.21 万元。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 的转变的政策导向,促进了规模养殖的兴起,其规模化 生产、规范化养殖、集约化经营的理念正逐步为农民所 接受,显示新形势下畜牧养殖主体地位的确立。 (三) 渔业生产现状分析 1、 渔业生产现状分析。区域内山(池)塘养殖面积 605 亩全部用于养殖,其中玉屏、朝阳精养面积为 305 亩,产量 152.5 吨,采取粗养方式养殖的水面 300 亩,产量 27 吨;水库养殖面积共有 470 亩, 其中有 350 亩用于养殖,总产量 3.45 吨,亩产仅 为 7.34 公斤;稻田养殖面积 3845 亩,总产量 28.75 吨,亩产为 7.477 公斤;流水养殖有国丰大 鲵场,占地面积 15 亩,养殖面积 2 亩,存池大鲵 4500 公斤,有捞村平岩流水养殖场面积 5 亩,年 产品 5000 公斤。 山(池)塘、水库、稻田养殖以鲤、草、鲢、鳙等 鱼类为主,品质以水库、稻田鱼为优。从产量上分析, 即便是精养池塘,产量也仅能保持在每亩 500 公斤的水 平,合每立方米水体产鱼 1.5 公斤左右,与县外网箱养 鱼每立方米水体产鱼 10 多公斤相比,无品质竞争力, 没有成本优势。水库、稻田养殖仅是依靠自然鱼产力产 出,效益明显不高。由于渔业基础设施较差,供苗能力 不强,池塘标准化程度低,养殖上无法实现轮捕轮放等 增产措施,总体上,区域内渔业发展滞后,产品竞争力 不强,效益不高。 2、 渔业行政管理分析。樟江河流域鱼类资源较丰富, 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 鳜鱼、大口鲶、黄尾鲴、裂腹鱼、黄颡鱼、大刺鳅 等。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县内旅游业的发展, 促使市场对樟江河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违法捕捞 特别是电鱼案件时有发生,使樟江河渔业资源受到 破坏。对此,县渔政站采取相应的工作措施,包括 依法划定禁渔期、禁渔区、实行河段承包管理、加 大检查力度、实施人工增殖施流项目等,在一定程 度上有效地保护了樟江河流的渔业资源,但由于管 理人员编制少、经费少、检查强度不够,难以形成 对违法捕捞的威摄,使县内渔政管理工作成效不明 显,成为每年“两会”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 的话题。 (四) 区域内农业生产亮点和发展潜力 1、 佳荣镇:拉易村国土面积 62 万平方公里,全村 244 户,人口 900 多人,有天然草场 1.5 亩,林场 2 万多亩,全村外出打工青壮劳力 300 人左右,由 于长期交通不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氛围较浓。 由于有外出打工货币化收入和林业、养牛业收入, 该村村民生活幸福指数高。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场, 成就了拉易牛肉的高品质,传统的“家牛野养”方 式鲜为所知,全村现存栏黄牛 800 头左右,全部放 养在距村寨 30 多里的天然草场,饮樟江源头泉水, 吃天然牧草使得其牛肉品质等级高、品味好,组织 专业合社,注册商标,对接牛肉高端消费市场将会 使其经济效益倍增。 高里村“山珍”—马尾菌:以 1.8 万亩松树林为天然 马尾菌采菌基地,为该项村 200 多户农户带来了年 300 万元的经济收入,高里村马尾菌已从深山走向了江浙市 场,市场售价每斤 100 多元,每天都有外地客商到村收 购,是荔波农产品外销的无冕之王。据调查,佳荣镇每 年外销丛木菌收入达 1000 多万元以上,这是一个保护 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收益的佳话,也是县内关注农民增收 的盲点,如何实现与市场的对接,提高马尾菌的市场价 值对提高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2、玉屏镇:观音山企业现存栏香猪原种种猪 1000 头, 2013 年实施省香猪产业化项目,新建了 1 个核心场、 1 个加工厂和在县城内设有 3 个专卖店,带动县内 60 户共 35 个家庭农场、3 个扩繁场养殖香猪 3000 多头, 项目建成后年出栏香猪 3 万头以上,产值达 600 多万 元。晨维公司饲养的“黑山猪”获得无公害产品产地 认证,现存栏 6000 多头,两企业在我县生猪业原粮价 格上涨、产品无差异性、效益不明显的形势下,主动 实现养猪业从耗粮型向生态养殖型的转型,发挥荔波 生态资源优势,增加了产业效益,为发展荔波山地畜 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泰合种鸡场是县招商引资项目,由广西区兴业县商 客投资兴建,原意是通过其实现瑶山鸡养鸡殖产业化 发展,2012 年,该场存栏瑶山鸡种鸡 25000 套,供种 能力达年 100 万羽以上,采用“公司+ 农户”的经营模 式,带动玉屏、朝阳、瑶山等乡镇农民 40 多户从事瑶 山鸡养殖,产品销往重庆、成都、两广等地,已取得 较好的效益。但受困于禽流感对市场的影响,更受困 于资金周转缺乏支持的制约,2013 年该场被迫转产改 养蛋鸡,瑶山鸡产业发展龙头夭折,另起炉灶步履维 艰。 3、朝阳镇:兴农果蔬专业合作社拥有成员 126 户,产 品有红心密柚、马铃薯等,2013 年,密柚种植面积 3000 亩、蔬菜种植 800 亩,销售密柚 150 万公斤、马铃 薯 120 万公斤,产值 500 万元,合作社社员密柚人均收 入 3000 元,产品有 50%销售到“珠三角” 、 “长三角” 等地的主要城市,30%依靠本地旅游市场销售。合作社 采取“四统一”即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 一销售的经营管理模式运作,为县内农业生产经营合作 树立了榜样。 4、瑶山乡:益丰源血橙专业合作社拥有成员 109 人, 产品有从意大利引进的反季节“塔罗科血橙” ,种植面 积 680 亩,2012 年产量 15 万公斤,全部销往青海西宁, 产值 80 多万元,2013 年产量达 35 万公斤,产值 150 多 万元。2016 年果园达产期,预计产量达 68 万公斤,产 值达 400 万元。合作社在专家论证、技术培训的基础上 带领农民从事生产取得较好效益,显现合作社在市场经 济环境下,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 5、朝阳、瑶山、捞村:养羊户达 150 多户,现存栏 7000 只羊,年出栏 4000 只,年产值 480 万元,纯收入 288 万元,户均纯收入 1.92 万元,产品销往两广等地。 近年草食动物市场价格上涨,为养羊农户带来了较好的 经济收入,但养羊与生态保护的争议在县内未有定论, 使得养羊产业定位处境艰难。 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种养业生产,产品有地域 特色和品质优势,市场前景好,农民种养殖合作组织化 程度高,科技投入含量高,开展市场营销好,具有农业 产业化发展雏形是上述产业发展较好带给我们的启示。 (五) 区域内农业发展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 农业发展项目实施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抓手,具 有示范带动作用和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项 目论证不充分、建设内容设计不合理、把产业项目当成 基建工程项目实施、产品缺乏市场、农民生产科技支撑 力度不够、效益不好等因素将使项目建设意图和目标无 法达成,造成投入浪费,值得我们反思。如佳荣镇高里 村茶园项目,项目总投资 1249.98 万元, (2009 年整合 各单位和部门资金 949.98 万元,2014 年又整合投入 300 万元)由贵州桥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到 2014 年建成 4750 亩茶园,公司前期投资主要是用于土 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水利工程、苗木及肥料购 置、管理管护等。由于公司后期投入不足,茶园基地由 公司委托村支书代管,与农户基本脱离,茶园茶树长势 差,未产生效益。2013 年佳荣镇实施的香猪扶贫项目, 总投资 400 万元,其中 280 万元用于引种猪 7000 多头, 120 万用于农户改建圈舍,现已引进种猪 6000 多头,由 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出现了死亡率高、建圈选点不 合理、养殖产生污染等情况,现 700 多头待售无市场, 改圈资金未落实到户,另有 1000 多头种猪未引进,原 因是农户对养殖效益心中无底,已不愿意继续投入养殖。 二、 农业生产对樟江河水环境的影响初步评估 可能对樟江河流域造成水环境污染农业生产因素有 化肥、农药、农膜、动物粪污、饲料分解物等。经专业 技术人员推算,区域内农业生产(种、养殖业)现有的 种植面积、养殖量所产生的污染还不足以造成樟江河流 域的水环境污染。但种、养殖业生产选择在河边的场点, 不符合环保要求,应当按环保部门关于禁养(种)区的 相关要求,给予取谛。 (一) 种植生产对樟江河水环境的影响评估 区域内按生产方式可划分为上、中、下段,其中, 上段为佳荣至玉屏,以施用农家肥为主,中段为玉屏至 瑶山高桥,以施用化肥为主,下段为瑶山高桥至捞村, 以施用农家肥为主。中段施用化肥为主的农田土经测都 未超出配方施肥的标准,不会产生污染;农药施用浓度 稻田均控制在 0.1—0.4%之间,经果林均控制在 0.1—0.5%之 间,符合使用规范,不会造成污染;农膜使用量少,使 用农膜种植的基本做到回收或焚烧处理。 (二) 畜牧业对樟江河流域水环境的影响评估 区域内畜禽按年饲养量计,产生的排泄湿粪为 26385.021 吨,尿液、污水为 48144.98 吨,农户有粪肥还田土的种植 习惯,按每亩田土春秋两季可消耗农家肥 3 吨计,每年还 田土粪肥面积为 8795.007 亩,按每亩田土年消耗畜禽尿液、 污水 4 吨计,每年田土承载面积为 12036.245 亩,由于区域 内种植业面积(12 万亩)远大于上述粪肥承载合计数约 2 万亩,因此,就区域内目前畜禽养殖量所产生的粪、尿及 污水,基本不会对樟江河流水环境造成污染。但调研中发 现,由于农户养殖选点缺乏技术指导,也存在将养殖场建 在河边,如佳荣镇 2013 年扶贫项目的大土龙国金香猪场、 拉易王豪香猪场都建场在樟江河源头支流处,且无污染处 理设施,粪污水直接排进河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源头污 染。 (三) 水产业对樟江河流域水环境的影响评估 区域外内按水产品饲养量计共投入人工饲料 243 吨, 其 25%为鱼体利用,另 75%以粪便、残饵形式流失于水 体中或沉积于底质土壤中,计有 172 吨,未被利用的饲 料成分有碳 27.34 吨、氮 8.75 吨、磷 0.55 吨,有 90 % 流入农田转化成为肥力,有 10%流入樟江河,被水中的 水生生物吸收成为自然鱼产力的基础,区域内渔业生产 不会对樟江河流水环境产生养殖污染。 区域内养殖用药量少、且鱼药多属易挥发、残留少 的高效、低毒无机物,进入自然水体量水,不会对樟江 河流水环境造成污染。 三、 樟江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樟江河流域农业应围绕“保护生态、繁荣城镇、调 整结构、富裕农民”的发展思路,从县内旅游业的开发 和目标市场的需求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 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大力发展生态种 养殖业,发展有地域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产品生 产,形成规模适度、操作规范、病(虫)净化、污染减 排、效益明显的密柚、马尾菌、瑶山鸡、山羊、香猪、 稻花鱼等产业化发展格局。 (一) 科学规划 依区域内资源存量情况,划分为佳荣镇大土、拉 易至玉屏镇水甫、水春村为上段,拥有荒山(坡)8 万多亩,土质以石灰土和黄壤性砂质土壤为主, 仅佳荣镇就有天然草场 99041 亩、中禾灌丛林地 6491 亩,理论载畜 7112 个牛单位。玉屏时来村至瑶 山乡高桥村为中段,拥有经果林地 10 多万亩,土质 以黄壤性砂土为主,理论上可载禽 1500 万羽。 瑶 山乡拉片村至捞村巴平、平岩村为下段,拥有荒山 (坡)4 万多亩,天然牧场 40123 亩,中禾灌丛林地 27663 亩,理论上可载畜 2.05 万个羊单位。建议邀 请相关专家对拟规划区域进行产业布局规划,在遵 守环保部门禁养(种)区、限养(种)区、划定规 定的前提下,将上段规划为发展茶叶、药材、经果 林、肉牛、香猪产业为主,将中段规划为发展经果 林、蔬菜、瑶山鸡、山羊产业为主,将下段规划为 经果林、山羊产业为主,进行产业布局。 (二) 整合投入 加大实施《荔波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意见》工 作力度、加快出台《荔波县山地生态畜牧渔业发展 实施意见》 ,将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列为县级财政预 算。整合部门、单位资源,充分利用各级扶贫开发、 农业综合开发和预算内基基本建设资金等,按“1 个 产业、1 套班子、1 个方案、1 个总结”的要求组建 产业建设队伍。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农业招商引资 力度,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资农业,形成多元化投 资金主体。协调金融部门取得资金支持,创新符合 农业发展特点的担保方式、融资方式和金融产品, 指导企业、合作社建立会员信用档案,加强会员信 用等级考核评估管理,扩大信贷额度,解决农户贷 款难问题。积极向上争取农业发展项目资金,实施 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三) 产业化运作 破解注重生产轻视市场的传统观念,以工业化发 展理念抓好农业产、供、销环节。生产上注重规模 化、标准化,全面推行生态种养殖生产技术规程, 大力扶持更多的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 (无公害产 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培育荔波农产品知名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竞争 力,执行产品质量回溯;加工上引导企业增强品牌 意识和质量意识,健全标准化管理、质量监测和质 量信用体系,加强技术和产品研发;开发市场上支 持企业、合作社申请注册商标,推进其产品走向市 场。将农产品市场营销与荔波旅游业发展有机地结 合起来,建设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 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