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拟题.ppt
作文专题之二: 美目盼兮话标题 • 一、教学目的: • 1、领会拟标题的作用。 • 2、掌握几种拟标题的方法 • 二、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试对莫言作品的标题做评价: 《 红高粱家族 》《 天堂蒜苔之歌 》 《 球状闪电 》 《 透明的红萝卜 》《 师傅越来越幽默 》 《 爆炸 》 《 球状闪电 》《 金发婴儿 》《 食草家族狗道 》 《 奇死 》《 你的行为使我恐惧 》《 春夜雨霏霏 》 《 丑兵 》《 为了孩子 》《 售棉大路 》《 民间音乐 》 《 老枪 》《 苍蝇、门牙 》《 白狗秋千架 》 《 白棉花 》《 红耳朵 》《 梦境与杂种 》 《 神聊 》《 丰乳肥臀 》《 太阳有耳 》《 蛙 》 《 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 》《 会唱歌的墙 》 。 许多读者阅读文章,往往是为标题的新颖别 致所吸引,可见标题的作用不可小觑。如果说 “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 ,那么,标题就是文章的眼 睛。而美丽的眼睛是应该富有个性的,或顾盼流 神 ,百媚皆生;或凝神远眺 ,充满睿智;或目眦尽 裂 ,令人按剑而跽。总之 ,好的标题应该光段耀章 ,让人见了有欲罢不能之感。 高考作文,不论是 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大都要求我们 “题目自 拟 ”。由于某些同学平时对拟题缺乏足够的重视 或者不了解拟题技巧,往往导致标题平庸呆板, 缺乏新意。这样,就无法给阅卷老师造成视觉冲 击力。因此,研究拟题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常见拟题技法举隅 1、名作借用法 2、佳句引用法 3、修辞妙用法 4、相关组合法 5、跳跃组合法 6、多项并列法 7、 巧设悬念法 8、 话题添加法 9、 点题法 10、 借用公式法 1、 名作借用法 对中外文学名著书名 (篇名 )、影视片名巧妙 改装,旧瓶装新酒,别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 之感。 例: ① 《 丧钟为谁 而 鸣 》 (借用海明威同名 小 说标题 )(2011年天津卷 ) ② 《 过 秦 论 》 (借用 贾谊 《 过 秦 论 》 的 标题 )(2011年北京卷 ) ③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借用海子 《 面朝 大海,春暖花开 》 诗 的 标题 )(2011年湖南卷 ) ④ 《 诚 信苦旅 》 (改写余秋雨的 《 文化苦旅 》 )(2011年大 纲 全国卷 ) 试一试:为下列文段拟一个标题 • 1、 他是一名武将,却不输文臣的智谋。他跪拜 于相如门前,却愈显这热血男儿的威猛。他就是 廉颇,赵之良将者也。 学生佳文 .doc • 2、依稀当年,胯下,乌骓马光鲜威武。身后, 百万铁骑意气风发,旌旗上,龙飞凤舞着一个 “ 楚 ”! “吾欲以楚更秦,尔愿否? ”虞姬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 • 3、人生如同一杯纯净水,而心态是调味剂。如 果调味剂是甜的味道。纯净水就变成了一杯糖水 。如果心态是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就多姿多 彩。 2、佳句引用法 引用或化用诗词名句、流行歌曲、广告词、 民间谚语、警句、成语,暗含旨趣,妙化无痕, 富有文化底蕴。 例: 《 冲冠一怒为什么 》 、 《 春鸟意多哀 》 、 《 春风又绿 复读班 》 、 《 蓦然回首 》 、 《 各领风骚数十天 》 《 问 世 间 信 为 何物 》 (化用元好 问 “ 问 世 间 情 为 何物 ” 的 诗 句 ) (2011年大 纲 全国卷 ) ② 《 且放 树 苗山林 间 》 (化用李白 “ 且放白鹿山崖 间 ” 的 诗 句 )(2011年上海卷 ) ③ 《 大江 东 去 》 (化用 苏轼 的 诗 句 )(2010年 课标 全 国卷 ) ④ 《 江山代有才人出 》 (化用 赵 翼的 诗 句 )(2010年 课标 全国卷 ) ⑤ 《 借你一双慧眼 》 (化用流行歌曲 )(2010年福建卷 ) ⑥ 《 怎一个 “ 情 ” 字了得 》 (化用李清照的 词 句 ) 3、修辞妙用法 妙用比喻、比拟、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 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特殊加工,可以收到新颖、含 蓄之妙,生动形象,出神入化。 例: ① 《 生命就像一棵大树 》 (比喻 ) (2011年上海 卷 ) ② 《 开花的梦想 》 (拟人 )(2011年 福建卷 ) ③ 《 向日葵没有眼泪 》 (拟人 ) (2011年湖南卷 ) ④ 《 荷之秋思 》 (拟人 )(2010年安徽卷 ) ⑤ 《 相信自己,坚持真理 》 (对偶 )(2011年辽 宁卷 ) ⑥ 《 在环境中成长,于奋斗处成才 》 (对偶 )(2010年课标全国卷 ) ⑦ 《 读书乐,乐读书 》 (顶真 ) ⑧ 《 假治怎能治假 》 (回环 ) ⑨ 《 一花一世界 》 (夸张 ) 4、相关组合法 把多个相关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会引发读者 思考,思考这几个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思考它 们共同创造的意境。 例如: 《 “ 望远 ” 与 “ 显微 ” 》 、 《 树与叶 》 《 蓝色蛹 · 金色蝴蝶 》 、 • 1、学校规定:除晚自习外,其它在校时间,每 个学生必须穿校服。对这一 “ 规定 ” ,同学们议 论纷纷。班委会、团支部联合组织了一次辩论赛 ,主题是 “ 学生在校要不要每天穿校服 ” 。班会 完后,每位同学将自己这一方的观点整理成文, 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字。 学生佳文 .doc • 2、一对双胞胎放学回家对妈妈说 :“ 妈妈,今天 您被评为了我们班最漂亮的妈妈! ” 妈妈笑着说 : “ 怎么评上的? ” 两个孩子抢着说: “ 投票选 的,您得了两票! ” 试一试:你如何拟题 5、跳跃组合法 把多个毫不相关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会引发 读者的好奇,思考这几个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 思考它们所要表现的主旨。 例: 《 画蛋与练功 》 、 《 感冒与改革 》 、 《 文学与出汗 》 、 《 父母与官 》 、 《 伊拉克 · 张国荣 · 非典 》 6、多项并列法 把结构相同、相似的词放在一起或文章中的 关键词排列使用,会使题目显得有气势,给人强 烈的层次感,内涵丰富又简洁明快。 例: ① 《 敢辩 · 巧辩 · 善辩 》 ② 《 亲情 · 友情 · 故乡情 》 ③ 《 岸 · 流水 · 奔放 》 ④ 《 播种 · 丰收 》 ⑤ 《 传与逝 》 (2011年上海卷 ) 7、 巧设悬念法 巧设悬念法,即拟题时运用悬念的方法,给 读者以充分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并利用悬念吸 引读者,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和作用。 例: ① 《 让我拿什么来拯救你 》 (2011年辽宁卷 ) ② 《 谁偷走了他们的快乐? 》 (2011年江西卷 ) ③ 《 师徒征婚 》 ④ 《 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 这样的标题令人悬念顿生,一下子就抓住读 者的心。 • 中国因为有了钱,有钱的洋人才会面带微笑 的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美国 的财长才会一而再再而三来到中国,与中国人心 平气和的谈论人民币的升值问题; “日不落 ”帝国 的女首相才会在那一句 “你们要不按时归还香港 ,到时候我们自己来拿 ”之后张皇失措得一个趔 趄。世界上从来没有富国必须帮助穷国的 “道德 ” 和 “法律 ”,世界上也没有因为一个穷国的哭诉会 引起富裕大国的怜悯, …… •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 于 800字。 试一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拟一个标题 8、 话题添加法 话题添加法,就是在话题的关键词的前面或 后面添加新词,对其进行限制或补充,构成适合 自己写作的新题目。 例如以 “幸福 ”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在 “幸福 ” 之前加上新的词语,构成 《 感受幸福 》《 体味幸 福 》《 珍惜幸福 》《 追求幸福 》《 创造幸福 》 等 题目;还可以在 “幸福 ”之后添加一些新词语构成 《 幸福无忧 》《 幸福的感觉 》《 幸福的心情 》《 幸福大观园 》《 幸福是一种乐趣 》《 幸福是人生 的追求 》 等题目。 再如以 “转折 ”为话题,可以拟为 《 转折,从 这里开始 》 。 9、 点题法 一个好的标题应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准确, 也就是高度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观点。二 是简练,也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概括全文内容。三 是新颖醒目,扣人心弦。点题法,直接以文章的 主题或观点做标题,常用于议论文。标题明确了 主题,给人以明确清晰之感,起到了纲举目张的 效果。 例: ① 《 情有独钟 》 (2011年重庆卷 ) ② 《 坚守诚信 》 (2011年大纲全国卷 ) ③ 《 深阅读之美 》 (2010年全国卷 Ⅱ) 10、 借用公式法 借用数学上的公式,将有关联意义的事物联 系起来,会使标题产生新颖感。 例: ① 《 “ 杜拉拉 ”≠ 环境决定论 》 (2011年上海卷 ) ② 《 才能+机遇=成功 》 ③ 《 勤劳+高科技=财富 》 ④ 《 8- 2﹥ 8》 • 1、话题 “ 高三 ” • 2、话题 “ 十八岁 ” 试一试:你如何拟题 (2011年高考天津卷 )古人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镜 ”是认识自 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今天,更多种类的镜丰富了我们感知的 层次和色彩:望远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显微镜撩开微观世 界的神秘面纱,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 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些镜为我们 打开了多维的空间,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深邃,心 灵更加明澈。 请 从望 远镜 、 显 微 镜 、反光 镜 、哈哈 镜 、三棱 镜 中至少 选 择 两种 镜 , 结 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这 个 题 目十分有趣,也很有思辨性。面 对 哈哈 镜 ,笑一笑 ,你的 烦恼 就不 见 了;用望 远镜 多看看前方,你会 发现 神 马 苦 难 都是浮云。 当你做病毒 检测 的 时 候,一定会用到 显 微 镜 ,那 样 你就 能清晰的判断出病毒的 类 型,以便 对 症下 药 , 药 到病除。当然 ,如果你不幸 选择 了望 远镜 ,那我敢保 证 ,你眼前一定是模糊 一片,你一定达不到你想要的 结 果。但,如果你想用 “显 微 镜 ” 一 样 的方式,去 审视 你身 边 的每一个人,包括他 们 的性格、行 为 或 举 止,我想那更是一个糟糕的 结 果,我敢保 证 你最 终 会一 个朋友也得不到,因 为 他 们 在你的 观 察下,会 变 得 满 身瑕疵, 多角度思考 一无是 处 。 记 得古人也 说过 : “以 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 古 为镜 ,可以知 兴 替;以人 为镜 ,可以明得失。 ”确 实 如此 吗 ?如果你有幸站在放光 镜 (平面 镜 )面前,你的确可以 审视 一下你的尊容,但如果不幸,你 对 面就立着一面 “哈哈 镜 ”, 我想你不一定会真的哈哈大笑 —— 因 为 你或 许 会丑 态 百出, 或 许 会面目可憎,那是真的你 吗 ? 人的 认识 的局限性,很容易使人陷入盲目性,缺乏自 觉 性。而只要会 “照 镜 子 ”,做到 “以人 为镜 ”“以古 为镜 ”,学会 在人 们 的各种批 评 、意 见 中 认识 自己,就能成 为 一个 聪 明一 些的人,能干一些的人,就能做出一定的成就和 贡 献。 可惜, “镜 子 ”虽 好,却有些人不会 “照 ”。自己 脸 上有疤 ,却怪 “镜 子 ”反映得不准确,不愿 “照 ”; 还 有那自以 为 是 “天 下第一美人 ”的, 则 不屑 “照 ”;甚至有因丑 处 被照,短 处 被揭 , 恼 羞成怒而将 “镜 子 ”弃之, 砸 之者。 这 几种 对 待 “照 镜 子 ” 的精神状 态 ,不是 值 得我 们 深思 吗 ? 让 我 们 都学会 “照 镜 子 ”吧。只要我 们认 真学 习历 史,特 别 是 总结 从五四运 动 起八十多年来 历 史的曲折、斗争的教 训 和成功的 经验 ,从中国的 过 去 认识 中国的 现 在,放眼中国的 未来, “以古 为镜 ”;只要我 们 从上到下,把 实 践的 检验 ,群 众的 评议 ,人民的呼声作 为领导 工作的一面 镜 子, “以人 为镜 ”;只要我 们 把一切国家的先 进 科学技 术 ,先 进 的 经济 建 设经 验 ,作 为 我 们 搞 “四化 ”的一面 镜 子, “以洋 为镜 ”,那么,振 兴 中 华 的大 业 一定能 够 提前 胜 利完成。 以人 为镜 , 这 是 时 代 赋 予我 们 的 责 任,以人 为镜 , 这 是人生交 给 我 们 的使命。人是一面 镜 子, 让 你 认识 的不 仅 仅 是他人, 还 有你自己, 还 可以 观 照整个社会,整个 历 史; 这 面 镜 子照亮的不 仅 是脚下的路,而是前面的未来,前面的 人生。拿着 这 面 镜 子,我 们 就有了信心与勇气,拿着 这 面 镜 子,在前面的路上就不会走 错误 ,走弯路。 以人 为镜 , 认识 我 们 自己,前面就会有鼓励你的掌声 ,就会有献 给 你的 鲜 花。成功路上,找一面 镜 子与你同行。 阅卷提示: 2011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正如考前所料依 旧延续了近年的命题样式和主题方向,属于给材料自命题作 文,主题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清自我、看清世界、看清人 生的问题,适合写作议论文。 材料中的几面镜子是用来观察自我或外物的,每面镜子 的功能各不相同:哈哈镜看到了扭曲变形局部夸张的自我, 反光镜则看到相对真实的自我和环境,望远镜能看清远方的 世界和人生道路,近视镜却能使原本看不清的事物被变清, 显微镜更是把原本细微如发的事物看得巨大无朋。单用哪一 种镜子都能达到特定的效果,但是却都看得不完整。所以, 要看清自我、世界和人生,就要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 (工具 ) 多思路导航 从不同的角度 (途径 )去 观 察和分析。 本文 题 目要求 选 用两种 以上的 镜 子展开 论 述,也正是要求学生学会 辩证 地多角度地 看待自我和人生,而 绝 非静止孤立地看待事物。学生甚至 还 可以借此展开关于 “目的 (动 机 )—— 方法 (途径 )—— 结 果 (效果 )”辩证 关系的分析 讨论 。 思路一: 选 取两种或多种 镜 子,准确把握它 们 的内涵及 联 想意 义 。并揭示出各种 镜 子在特点上的内在 逻辑 关系。如 望 远镜 可以 让 人看得更 远 ,可引申 为 展望美好的未来;反光 镜 能 让 人看清身后的路,可引申 为 人的自我反省,两者 结 合 可以立意 为 “做事情要瞻前 顾 后 ”。 思路二:选取多种镜,写出特点 (包括联想意义 )之间的 内在逻辑关系 (如条件、因果、依存、并列、取舍、对立等 )。 叙述、议论均可。叙述可夹叙夹议,议论则可依循 “是什么 — — 为什么 —— 怎么办 ”的常规思路。 思路三:从两种或多种镜子所具有的特点的对立面出发 ,观照人生和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剖析社会现象,进行理性 思考。如显微镜能放大失误来警策人,但一味放大失误而看 不到整体的成绩,就容易陷入悲观的情绪,一蹶不振;哈哈 镜让人看到变化中的自己,但镜子中 “我 ”的变化也是一种 “本 我 ”的扭曲。如 “我 ”在金钱这个 “哈哈镜 ”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改 变,从而变得冷漠、功利,失去悲悯之心;三棱镜让我们的 世界变得多彩.但这种多彩是虚幻的。 思路四:找准镜子的寓意,以镜喻人,写成小小说或故 事,或讽刺,或批判,或警示,或赞美。每一种镜子都有着 自己的特征,如果考生抓住每种镜子的特点,揭示其所蕴涵 的深刻寓意,借镜喻人,也能写出好文章。 思路五:选取望远镜与反光镜,阐述 “远见卓识要靠反 思总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的话题。联系社会思考:望远 镜与反光镜,就像社会中的两类人,前一类人有远见,凡事 往前看;后一类人,注重反思总结。联系人生思考:人生既 需要前进,也需要回退。联系心灵思考:人由三部分组成: 追怀往事 —— 把握现实 —— 憧憬未来。 思路六:选取反光镜与三棱镜,阐述 “要善于透过事物 表象 ”“探求事物的本质 ”的话题。联系社会思考:在社会中我 们不能被所看到的表象所迷惑,而要善于多侧面多角度研究 事物,探求事物的本质。联系人生思考:人生就是寻求本质 ,发现真理的过程。联系心灵思考:由表及里,是探求事物 的根本。 丧钟为谁而鸣 (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 ·天津卷 ) 这是一个温情的时代,这是一个冷漠的时代。 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这是一个无聊的时代。 让我们睁大眼睛,看清镜中的影像吧! 倒看望远镜:推远了谁? 一头蓬松的乱发,一件开花的黑袄,一双张开了口的布鞋 ,一个外表斑驳的茶缸,一把哼唱凄苦的二胡 …… 在城市的天 桥上、马路边,这样的镜头并不陌生。行色匆匆的人们,脸无 表情地匆匆掠过,偶尔还会远远地飘来讥讽的词句或鄙夷的斜 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