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经济适用房四标段事故应急预案.doc
徐州市经济适用房四标段 事 故 应 急 救 援 预 案 编制人:吴红军 批准人:宋相清 编制日期:2004 年 06 月 18 日 江苏建兴集团徐州分公司 一、简介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建筑工程重特大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 组织事故抢救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 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接《安全生产法》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 条例》 、 《职业病防治法》 、 《国务院关于特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 究的规定》 、 《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 《徐州市建筑重特大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 《南通市建筑工程施工重特大事故应急处 理预案》及《如皋市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要求,结合分公司 及本项目部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1、目的 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说明本项目部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具有的资 源和动作的方法,以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减少事故损失, 保障员工和附近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2、企业概况 我公司创建于 1956 年 10 月,1994 年 6 月晋升为壹级资质建筑 施工企业,2000 年 2 月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02 年 2 月集团公司 成立。本项目部于 2003 年 2 月成立,专门负责本工程的各项工作, 项目经理由宋相清来担任。 本项目部重大危险源见附表。 本项目部重要环境因素见附表。 本项目部平面布置见附图。 二、应急救援系统组成 1、为有效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各项政策,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及 时开展,特成立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具体组成如下: 组 长:宋相清(项目经理) ,联系电话: 副组长:吴红军(技术负责人) ,联系电话: 王国兵:(专职安全员) ,联系电话: 组 员:王国兵:(专职安全员) ,联系电话: 顾振林:(质检员) ,联系电话: 严新国:(施工员) ,联系电话: 陆建山:(架子工负责人) ,联系电话: 吴新宽:(瓦工负责人) ,联系电话: 赵大军:(钢筋负责人) ,联系电话: 顾朝成:(财务负责人) ,联系电话: 2、义务消防队 项目部建立消防队,分区段包干负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 组成如下: 队 长:王国兵 副队长:丁锦标 队 员:顾振林 赵大军 李文杰 唐拥军 严新国 王进明 阮建东 3、应急指挥中心 设在项目部办公室,所有主要成员均配备对讲机。 4、职责、权限和义务 (1) 应急预案的编制 由技术负责人吴红军、安全员王国兵、施工员严新国负责编制。 (2) 应急预案的审批 由项目经理宋相清来负责审批。 (3) 培训和演练 由技术负责人吴红军及施工员严新国组织进行消防培训,由技 术负责人吴红军、安全员王国兵、唐拥军来组织进行消防演练。 (4) 分工 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组长:○ 1 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分析相应危险类型、潜 在后果、现有资源和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部署应急策略,保证应急行动的 顺利完成; 与外部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系,通报外 部机构,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援助; 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 保证现场和外部人员的安全; 协调后勤,以支援现场反应人员; 负责应急反应系统的启动,宣布场内应急状态的停止,领导 应急终止后的恢复工作; 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必要时如开新闻发布会,随时与副组 长、组员保持联系。 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副组长○ 2 作为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组长的代言人,当组长不在现场或在 紧急事故中受伤时代替履行职责; 协助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各组长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对策和建议; 保持与现场操作组员的直接联络,协调组员的救援工作; 评价安全状态和发展趋势,管理应急活动; 决定并管理补救活动; 随时各组长提供事故信息。 组员○ 3 作为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副组长的代理人,当副组长不在施工 现场或在紧急事故中受伤时,代替履行职责; 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现场事故评估; 保证内部、外部人员的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控制紧急情况; 与副组长及时联络沟通; 诊断安全状态,评价损伤程度;识别危险物质及潜在危险, 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分析,分析事故原因,提出纠正措施和补救方案, 执行有效的应急操作,保证个人安全,并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工 作; 组织评价事故的场内外辐射后果,提出应急防护措施的建议; 组织制定应急终止后的恢复计划。 5、器材配备 (1) 救护人员的服饰装备:头盔、防护服、防护 靴、防 护手套、安全带、呼吸保护器具等; (2) 灭火剂:水、泡沫、CO2、卤代烷、干粉、惰性气体 等。 (3) 灭火器;干粉、泡沫、1211、气体灭火器等; (4) 简易灭火工具:扫帚、铁锹、水桶、脸盆、砂箱、石 棉被、湿布、干粉袋等; (5) 消防救护器材:救生网、救生梯、救生袋、救生垫、 救生滑杆、缓降器等; (6) 自动苏生器:适用于抢救因中毒窒息、胸外伤、溺水、 触电等原因造成呼吸抑制或窒息处于假死状态的伤员。 三、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1、报警和通讯 (1) 发现或得知事故现象的人员,应马上向组长报告,如 果是火灾事故,必须同时向消防部门报警; (2) 组长接到报警后,通知副组长、组员,立即启动应急 救援系统; (3) 根据事故类别向公司主管及公安、劳动、环保、建设 等地方主管部门报告,报告执行事故调查处理管理制度以及国家地 方相关法律法规; (4) 报警和通讯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 1 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传染病、触○32 电、中毒、高空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3 火警电话 119、医警电话 120。○ 4 2、现场抢救 (1) 对于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任务有: 引导消防队合理布置消防车和重点保护区域,对重要设○ 1 备、设施进行重点监控和保护; 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区受伤人员;○ 2 通过信号、广播,组织引导人员疏散;○ 3 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4 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尽量减少损失,如继续○ 5 扩大,由副组长及时向组长报告,请求地方及友邻单位支援。 (2)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漏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的任务有: 实施急救措施,严重者,由组长及时与医疗部门联系就○ 1 医。 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2 切断气源,预防爆炸,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而引起爆炸,○ 3 立即实施消防措施; 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可能的话,将容器移至合适仓间,○ 4 实施泄漏应急处理措施; 应急处理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 5 合理处理废弃的气体,减少环境污染。○ 6 (3)对于触电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任务有: 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1 迅速脱离电源;○ 2 脱离电源后,应迅速通知医疗部门,同时对伤情进行简○ 3 单诊断,实施对症救治措施。 (4)对于热烧伤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任务有: 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1 尽快使伤员脱离致伤因素,以免继续损害深层组织,并○ 2 格外注意观察伤员有无进展性呼吸困难,为下一步救治创造条件; 伤员经现场处理后,立即送医院救治;○ 3 (5)对于电烧伤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任务有: 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1 视情况进行心肺功能的复苏;○ 2 以相应处理后,尽快送到医学救治。○ 3 (6)对于化学烧伤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任务有: 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1 现场处理;○ 2 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3 (7)对于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等 引起的出血、软组织割裂伤、挫伤、刺伤、骨折等事故,应急领导 小组的任务有: 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1 根据现场条件,及时、正确地采取暂时性的止血方法止○ 2 血; 采取包扎固定措施,预防感染,减少出血、损伤、疼痛,○ 3 预防休克。 伤员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尽快正确地运送伤员○ 4 至医院。 (8)对于传染病、职业病,应急领导小组的任务有: 宣传、贯彻、执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目录中的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综合管理》 、 《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 《慢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 3、应急方案 (1)火灾 采取隔离灭火法,限制火灾范围; 采取窒息法和冷却法把火扑灭; 扑灭油品火灾用干粉、泡沫灭火器,扑灭可燃气体火灾用 干粉、1211 灭火器,可燃固体复燃火灾用水体灭火器,电器、高温 场所用干粉、气体灭火器,精密仪器、贵重设备用气体灭火器,贵 重书籍用干粉、气体灭火器; 对于固体物质的地面火灾,可用扫帚、树枝进行人力拍打, 或用铁锹挖土覆盖、掩埋,沙箱可用于扑灭地面油类火灾,油锅着 火,可用棉被、毛毯沾水捂盖灭火,液化气角阀或胶管着火,用干 粉洒上;自动苏生器适用于抢救因中毒窒息、胸外伤、溺水、触电 等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处于假死状态的伤员。 (2) 有毒有害易燃气体 CO○ 1 a、 健康危害 CO 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 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 10%;中度中毒者除上 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燥、步态不稳、中度 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 30%;重度患者浓度昏迷、瞳 孔缩小、肌胀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 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 50%;部分患者昏迷 苏醒后,约经 2-60 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 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系外损害为主。 b、 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c、 爆炸特性与消防 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灭火办法:切断电源,若不能立即切断电源,则不允许熄 灭正常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CO2、干粉。 d、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 150M,严 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 消防防护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e、 储存注意事项 易燃有毒的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里,温度不宜 超过 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气体、 氧化剂等分类存放,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搬运时轻装 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或 人口密集区停留。 f、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 ,紧急状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CO 过滤式 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 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作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 免高浓度吸入。 g、 环境 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h、 废弃 处置前就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 至大气中,控制焚烧后处置。 液化石油气○ 2 a、 健康危害 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 缓等,重症者,可拖染倒下、尿失禁、意识散乱,甚至呼吸停止, 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有头晕、头痛、睡 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b、 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 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c、 爆炸特性与消防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 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CO2。 d、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严格限 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 护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e、 储存注意事项 易燃有毒的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里,温度不宜 超过 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卤素(氟、 氮、溴) 、压缩气体、氧化剂等分类存放,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 防爆型,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 行驶,勿在居民区或人口密集区停留。 f、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 具(半面罩) ,紧急状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CO 过滤式自 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 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作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 免高浓度吸入。 i、 环境 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j、 废弃 处置前就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 至大气中,控制焚烧后处置。 C2H2○ 3 a、健康危害 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窒息。 急性中毒:暴露于 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 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器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 嗜睡、失调,严重者昏迷、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b、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 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术,就医。 c、 爆炸特性与消防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与氟、氯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化合物生 成爆炸性物质。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 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CO2、干粉。 f、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 150M, 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消防护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g、 储存注意事项 乙炔的包装通常是溶解在溶剂中或多孔物质中,装入钢瓶 内,充装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蓄,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里, 温度不宜超过 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 卤素(氟、氮、溴) 、压缩气体、氧化剂等分类存放,照明、通风等 设施应采用防爆型,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 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或人口密集区停留。 f、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 面具(半面罩) ,紧急状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CO 过滤式 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 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作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 免高浓度吸入。 g、环境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h、废弃 处置前就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 至大气中,控制焚烧后处置。 氧气○ 4 a、健康危害 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 40%时,有可能氧中毒;吸入 40%- 60%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 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能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 窘迫综合症;吸入浓度超过 80%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 眩晕、心动过速、虚脱,进而全身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长期 处于氧气压 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 40%左右)的条件下, 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b、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 难,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c、 炸特性与消防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质燃烧的基石要素之一,能 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 的混合物。 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 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 火燃选择灭火剂灭火。 d、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严格限 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 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 理通风,加速扩散。 e、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里,温度不宜超过 30℃,远离火种、 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等分类存放,搬运 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f、废弃 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 (3)触电 执行金盾出版社《建筑工程安全员必读》第六章常见事 故伤害的现场救护第一节触电事故现场急救。 (4)烧伤 执行金盾出版社《建筑工程安全员必读》第六章常见事故 伤害的现场救护第二节烧伤事故现场急救。 (5)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等引起 的出血、软组织裂伤、挫伤、刺伤、骨折等事故。 执行金盾出版社《建筑工程安全员必读》第六章常见事故 伤害的现场救护第三节出血事故现场急救。 (6)传染病、职业病 执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目录中的《传染病预防与 控制的综合管理》 、 《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 《慢性传染病的预 防与控制》 、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 四、条件保障 1、器材 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各应急人员器材装备应为何标准,包括 通讯器材、救援器材、防护器材等。 落实对防护器材、救援器材、药品等的专人保管,定期检查 保养制度,使常牌备用状态。专人负责对应急救援器材使用方法的 培训和检查。 (1) 通讯器材 手机:八个 对讲机:十六个 (2) 防护器材 (3) 救援器材 2、经费 充分保证应急救援所需经费的来源及额度。 3、人员 应急人员应按照分工明确、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 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第年初根据人员变化情况进行组织 调整。对应急人员,对其权利与义务做出相应规定。 4、建立相关制度 (1) 值班制度,建立昼夜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任务。 (2) 检查制度,结合生产、质量、安全等工作检查,定期 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3) 例会制度,结合质量、安全等工作会议,定期召开应 急人员会议,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 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4) 总结评比,与质量、安全、生产评比结合进行。 五、培训和演练 1、培训 根据受培训人员的不同,选择不同侧重点,确定培训内容, 制定培训计划。 (1) 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和意识; (2) 对待事故如何处理的能力; (3) 自救与互救的能力; (4) 各种器材、工具使用的技能与知识; (5) 任务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务的能力; (6) 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7) 具有哪些危险隐患; (8) 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9) 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2、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进行训练和演习 六、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1、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及时对 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每工地均应编制不少于一次。 2、 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 及时更新。 3、 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完善和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