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术语.doc
1. 检修术语和定义 1.1 检修作业指导书 是指导检修人员规范作业的程序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检修作业概述,人 员资质、职责与权限,备品配件清单,专用工具及现场准备,办理工作票、填 写风险预控卡,设备检修过程控制(解体,清理、检查,修理、回装,再鉴定) , 清理现场、终结工作票,检修记录(修前记录、修后记录、试运记录) 。 1.2 A、B、C 类设备 1.2.1 A 类设备 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电力系统、机组或其它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 严重威胁的设备,以及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 1.2.2 B 类设备 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和备用设备皆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机 组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的设备;本身价值 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或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 1.2.3 C 类设备 是指除 A 类、B 类设备以外的其它发电设备。 1.3 质检点(W、H 点) 是指在工序管理中根据某道工序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而设置的关键工序质 量控制点,这些控制点不经过质量检查签证不得转入下道工序。其中 H 点为不 可逾越的停工待检点,W 点为质量见证点。 1.4 再鉴定 指设备检修后,由检修、业主运行和设备管理、监理等相关人员,共同参 加对设备的试运、试验和验收,是对检修品质的再检验。 1.5 让步验收 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达到技术标准或无法完全执行作业标准,不直接影响设 备安全运行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经检修和业主双方共同确认后,业主同意进 行设备验收和移交。 9.7 检修作业指导书的准备 9.7.1 机组 C 级计划检修 9.7.1.1 检修工程开工前 3 个月,检修项目部根据业主已批准的定修项目、特 殊项目、技改项目以及检修规程、设备变更情况等,生成检修作业指导书,于 开工前 1 个月完成。 9.7.1.2 检修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由检修项目部总工批准。必要时,根据 合同约定要求,反馈至业主审查。 9.7.1.3 检修开工前 2 周,检修项目部针对检修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开展修前培训,并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检修人员考试合格并经授权后方可参 加检修。 9.7.1.4 机组日常维护消缺、备用消缺及事故抢修,由工作负责人根据现场作 业需要,从检修作业指导书范本中选取并生成适用于本次消缺工作的检修作业 指导书。 9.7.1.5 检修作业指导书的执行程序,其流程见下表。 9.7.1.6 落实检修工作组成员,作业人员和质量验收人员均具备相应的资质; 明确工作负责人、各级质量检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9.7.1.7 核实备品配件到位,质量合格,型号正确。 9.7.1.8 检查专用工器具准备齐全,现场各项准备工作就绪。 9.7.1.9 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票,并认真填写风险预控卡,严格做好防止人身 伤害、设备损坏及检修质量事故的预控措施,确认安全措施正确、合格后,方 可开工。 9.7.2 设备解体 9.7.2.1 设备解体应注意检查安全设施完整可靠,严格按照检修作业指导书的 要求拆卸设备,做到工序、工艺正确,使用工器具和消耗性材料正确。 9.7.2.2 设备解体中做好各部套之间的位置记号(特别是第一次解体的设备) , 将拆卸下的设备及零部件按定置图分类摆放整齐,妥善防护,并做好开口设备 和管道的封堵。 9.7.2.3 做好设备及零部件清理、清扫,及时测量各项技术数据,填写修前记 录。 9.7.2.4 对设备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查找设备缺陷,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对 于修前存在缺陷的设备或部位,应重点检查、分析。 9.7.2.5 根据设备检查和测量结果,结合设备运行状况、历史数据,进行全面 评估,发现重大设备缺陷或零部件严重劣化、磨损或失效,应立即汇报,提请 业主予以更换,并及时调整检修项目、进度和费用。 9.7.2.6 设备的修理和回装是检修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 求、质量标准、技术措施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9.7.2.7 设备经过修理,符合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缺陷确已消除,经过验收 合格后,方可按标准工序进行回装,做好修后记录。 9.7.2.8 设备回装应保证做到不损坏设备,不装错、接反零部件,不将人员、 工器具及杂物遗留在设备内部。 9.7.2.9 回装后的设备应做好防锈、防腐、防尘、防污染措施。 9.7.2.10 设备原有的铭牌、罩壳、标牌、表计、保温以及临时拆除的盖板、栏 杆、平台等,要及时恢复。 9.7.2.11 设备检修完毕,具备再鉴定条件时,工作负责人提出申请,将与试运 设备所有相关的工作票押回,由工作负责人、业主方运行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 (包括监理人员)共同进行现场试运或试验。 9.7.2.12 检修人员认真填写试运记录,准确记录设备试运参数,对检修设备的 质量和性能做出客观评价。 9.7.2.13 若再鉴定不合格,工作负责人应立即申请消缺,缺陷消除后重新组织再 鉴定,直至验收合格。 9.7.2.14 对于设备解体后发现的重大缺陷、检修期间发生的不安全事件以及检 修作业指导书错误等,执行公司《不符合项管理程序》 。对于因客观原因确实无 法调整或完全达到技术标准的,与业主方充分沟通、协商后,可实行让步接收。 9.7.2.15 工作结束并验收合格后,检修人员清理现场,终结工作票,向业主方 运行人员做好检修交代,检修作业指导书的执行程序关闭 检修作业指导书(文件包)管理流程表 公 司 质 量 管 理 部 分 公 司 ( 项 目 部 ) 工 程 管 理 部 分 公 司 ( 项 目 部 ) 生 产 维 护 部 检 修 / 维 护 项 目 部 业 主 设 备 管 理 方 业 主 运 行 方 9.8 检查 9.8.1 公司质量管理部监督、检查项目部对检修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执行和升 级情况,并提出奖惩意见。 策划并组织 编制 组 织 、 监 督 本 单 位 的 编 制 编 写 检 修 作 业 指 导 书 逐 级 审 批 形 成 检 修 作 业 指 导 书 范 本 不 合 格 合 格 重 点 监 督 、 检 查 、 考 核 生 成 检 修 作 业 指 导 书 提供检修标 准特殊项目 审 核 、 培 训 核 实 人 员 、 工 器 具 、 备 品 配 件 、 耗 材 、 现 场 准 备 办 理 工 作 票 , 填 风 险 预 控 卡 确 认 安 措 正 确 合 格 , 许 可 开 工 全 面 检 查 具 备 开 工 条 件 按 照 工 序 和 工 艺 标 准 , 对 设 备 解 体 、 清 理 、 检 查 、 修 理 、 回 装 , 并 记 录 W、 H 点 质 量 验 收 终 结 工 作 票 , 清 理 现 场 再 鉴 定 做 记 录 参 与 设 备 再 鉴 定 合 格 不 合 格 检 修 作 业 指 导 书 关 闭 归 档 保 存 计 划 检 修 检 修 作 业 指 导 书 反 馈 检 修 作 业 指 导 书 的 缺 陷 组 织 、 监 督 修 订 升 级 情 况 每 年 进 行 一 次 修 订 和 升 级 9.8.2 项目部检查和考核检修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 9.8.3 项目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督促、指导、检查和考核检修 人员严格执行检修作业指导书。 9.9 考核:项目部负责制订考核实施细则如下: 9.9.1 严格、规范地执行检修作业指导书,且检修质量优良的项目、班组和个 人。 9.9.2 高质量、如期完成检修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修订。 9.9.3 对检修作业指导书的规范执行、修订,提出建设性建议或积极宣传推动 者。 9.9.4 机组计划检修、A 类和 B 类设备消缺或抢修,未使用检修作业指导书。 9.9.5 检修开工前,未组织学习检修作业指导书,未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9.9.6 未将检修作业指导书随身携带至作业现场。 9.9.7 对于 W、H 点质量验收,未按规定时间及时通知业主(含监理)质检 人员参加质量验收,私自跨越 W、H 点。 9.9.8 未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所规定的工序和工艺标准,随意跳项,省略检 修工序。 9.9.9 检修作业指导书的记录不真实,弄虚作假。 9.9.10 在质量验收过程中,提前签字,事后补签,代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