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rol Plan培训讲稿V4 0.ppt
CONTROL PLAN 控制计划 ISO/TS16949中的控制计划 w 7.3.1.1 多方论证的方法 w 7.3.2.3 特殊特性 w 7.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w 7.3.6.2 样件计划 w 7.5.1.1 控制计划 w 7.5.1.2 作业指导书 w 7.6.1 测量系统分析 w 8.1.1 统计工具的确定 w 8.2.3.1 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w 8.5.1.2 制造过程改进 控制计划 w反映当前使用的控制方法和测量系统 w动态文件 w单一控制计划可用相同过程,相同原料 生产出的一组或一体系的产品 w不能替代作业指导书 wCP 与 APQP 关系 阶段性输出:样件,试生产,生产 控制计划w ISO/TS16949 附录 A:w 控制计划必须适当的覆盖 a) 样件制造:样件制造中发生的尺寸测量、材料 和性能试验的描述。如果顾客要求,组织必须有 样件制造控制计划。 b) 试生产:样件制造后,批量后产前将发生的尺 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在产品实现过 程中试生产被定义为样件制造后可能要求的生产 阶段。 c) 生产:批量生产中发生的产品 /过程特性、过程 控制、试验、和测量系统的文件。 每个零件必须有控制计划,但是在很多案例中, 一个控制计划族可以覆盖采用同一年过程生产的 许多相似的零件。 控制计划 w目 录 w1 概述 w2 控制计划栏目描述 w3 过程分析 w4 补充材料 1. 概 述 w 目的:是协助按顾客要求制造出优质产品,它是通过为总体系设 计、选择和实施增值性控制方法以提供结构性的途径来达到上述 目标的 n 控制计划不能替代包含在详细的操作者指导书中的信息 n 适用于制造过程和技术的广泛领域。 n 是总体质量体系不可分的部分 n 一个动态文件 w 质量策划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n 对控制零件和过程的体系的书面描述 n 可以适用于以相同过程、相同原料生产出来的一组和一个系列的产 品 w 描述了过程的每阶段所需的控制措施,包括保证所有的过程输出 将处于控制状态的进货、过程中、出厂和阶段性的要求 n 正式生产运行当中,提供了用来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 w 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中被保持并使用 n 早期,它的主要目的是对过程控制的初始计划起到成文和交流目的 ,它指导在生产中如何控制过程并保证产品质量 n 反映当前使用的控制方法和测量系统 n 随着测量系统和控制方法的评价和改进而被修订 制定控制计划的信息 w 过程流程图; w 系统/设计/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w 特殊特性; w 从相似零件得到的经验; · w 小组对过程的了解; w 设计评审; w 优化方法 (如: QFD, DOE等 )。 控制计划的益处 w 质量: 控制计划方法论减少了浪费并提高了在 设计、制造和装配中的产品质量。这一结构性 方法为产品和过程 提供 了一完整的 评价 ,控制 计划 识别过程特性 并帮助 识别 导致产品特性变 差 (输出变量 )的过程特性的 变差源 (输入变量 ) w 顾客满意度: 控制计划聚焦于 将资源 用于与对 顾客来说 重要的特性有关的过程和产品 。将资 源正确分配在这些重要项目上有助于在不影响 质量的情况下, 降低成本 。 w 交流: 作为一个动态文件,控制计划明确并传 达了产品/过程特性、控制方法和特性测量中 的变化。 控制计划的要素 组织必须开发至少包括 以下内容的控制计划: a) 综合性数据 b) 产品控制 c) 过程控制 d) 方法 e) 反应计划和纠 正措施 控制计划的要素 a a) 综合性数据 —— 控制计划编号 —— 发布日期和修订日期,如果有 —— 顾客信息(见顾客要求) —— 组织名称 /指定的现场 —— 零件编号 —— 零件名称 /描述 —— 工程更改等级 —— 覆盖的阶段(样件制造、试生产、生产) —— 关键联络人 —— 零件 /过程步骤编号 —— 过程名称 /操作描述 控制计划的要素 b b) 产品控制 —— 与产品有关的特殊特性 —— 其它要控制的特殊特性(编号、产 品或过程) —— 规范 /公差 控制计划的要素 c c) 过程控制 —— 过程参数 —— 与过程有关特殊特性 —— 制造用机器、夹具、卡具、工 具 控制计划的要素 d a) 方法 —— 测量技术评价 —— 防错 —— 控制方法 控制计划的要素 e a) 反应计划和纠正措施 —— 反应计划(包括或参见) —— 纠正措施 2.控制计划栏目说明 1) 样件、试生产、生产 w 表示适当的分类: w · 样件 ——在制造过程中,进行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 能试验的描述; w · 试生产 ——在样件试制后试生产,进行的尺寸测量、 材料和性能试验描述; w · 生产 ——在正式生产中,产品/过程特性、过程控制 、试验和测量系统全面文件化描述。 2) 控制计划编号 w 如适用时,输入控制计划文件编号以用于追溯。对于 多页的控制计划则填页码 (第 页共 页 ) 3) 零件编号、最新更改等级 w 填入被控制的系统、子系统或部件编号。适用时,填 入源于图样规范的最近工程更改等级和/或发布日期 。 2.控制计划栏目说明 4) 零件名称/描述 w 填入被控制产品/过程的名称和描述。 5) 供方/工厂 w 填入制定控制计划的公司和适当的分公司/工厂/部 门的名称。 6) 供方代码 w 填入按采购机构要求的识别号 (Duns, Z—Code, GSDB…——) 。 7) 主要联系人/电话 w 填入负责控制计划的主要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 8) 核心小组 w 填入负责制定控制计划最终版本的人员的姓名和电话 号。建议将所有小组成员的姓名、电话号和地址都包 括进所附的分配表中。 2.控制计划栏目说明 9) 供方/工厂批准/日期 w 如必要,获取负责的制造厂批准。 10) 日期 (编制 ) w 填入首次编制控制计划的日期。 11) 日期 (修订 ) w 填入最近修订控制计划的日期。 12) 顾客工程批准/日期。 w 如必要,获取负责的工程批准。 13) 顾客质量批推/日期 w 如必要,获取负责的供方质量代表批准。 14) 其它批准/日期 w 如必要,获取其它同意的批准 2.控制计划栏目说明 15) 零件/过程编号 w 该项编号通常参照于过程流程图。如果有多零件编号 存在 (组件 ),那么应相应地列出单个零件编号和它们 的过程编号。 16) 过程名称/操作描述 w 系统、子系统或部件制造的所有步骤都在过程流程 图中描述。识别流程图中最能描述所述活动的过程/ 操作名称 17) 制造用机器、装置、夹具、工装 w 适当时,对所描述的每一操作识别加工装备,诸如 制造用的机器、装置、夹具或其它工具。 特性: 对于从中可获取计量或计数型数据的过程 或其输出 (产品 )的显着的特点、尺寸或性能, 适当时可使用目测法辅助。 18) 编号 w 必要时,填入所有适当文件,诸如 (但不限 于 )过程流程图、已编号的计划。 FMEA和草图 (计算机绘图或其它方式绘图 )相互参照用的编 号。 19) 产品 w 产品特性为在图样或其它主要工程信息中所 描述的部件、零件或总成的特点或性能。核心 小组应从所有来源中识别组成重要产品特性的 产品特殊特性,所有的特殊特性都应列在控制 计划中,此外制造者可将在正常操作中进行过 程常规控制的其它产品特性都列入。 方法 20) 过程 w 过程特性是与被识别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 的过程变量 (输入变量 )。过程特性仅能在其发 生时才能测量出。核心小组应识别和控制其过 程特性的变差以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变差。对于 每一个产品特性,可能有一个或更多的过程特 性。在某些过程中,一个过程特性可能影响数 个产品特性。 21) 特殊特性分类 w 按整车厂 (OEM)的要求使用合适的分类来指 定特殊特性的类型,或者这一栏可空着用来填 写未指定的特性。顾客可以使用独特的符号来 识别那些诸如影响顾客安全、法规符合性、功 能、配合或外观的重要特性。这些特性标识为 “关键 ”“主要的 ”“安全的 ”“重要的 ”。对这些符 号的参考资料和描述见附录 C。 方法 方法: 使用程序和其它工具控制过程的系统的计 划。 22) 产品/过程规范/公差 w 规范/公差可以从各种工程文件,诸如 (但 不限于 )图样、设计评审、材料标准、计算机 输助设计数据、制造和/或装配要求中获得。 23) 评价/测量技术 w 这一栏标明了所使用的测量系统。它包括测 量零件/过程/制造装置所需的量具、检具、 工具和/或试验装置。在使用一测量系统之前 应对测量系统的线性、再现性、重复性、稳定 性和准确度进行分析,并相应地作出改进。 24) 样本容量/频率 w 当需要取样时,列出相应的样本容量和频率。 方法 25) 控制方法 w 这一栏包含了对操作将怎样进行控制的简要 描述,必要时包括程序编号。所用的控制应是 基于对过程的有效分析。控制方法取决于所存 在的过程类型。可以使用 (但不限于 )统计过程 控制、检验、计数数据、防错 (自动/非自动 ) 和取样计划等来对操作进行控制。对于典型过 程的控制参见示例。控制计划的描述应反映在 制造过程中实施的策划和战略。如果使用复杂 的控过程序,计划中将引用程序文件的特定的 识别名称和/或编号。 w 为了达到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应不断评价控 制方法。例如,如出现过程或过程能力的重大 变化,就应对控制方法进行评价。 方法 26) 反应计划 w 反应计划规定了为避免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操 作失控所需要的纠正措施。这些措施通常应是 最接近过程的人员 (操作者,作业准备人员或 主管 )的职责,并应在计划中清晰地指定。对 预防措施应做出文件化的规定。 w 在所有的情况下,可疑或不合格的产品应由 反应计划指定的负责人员进行清晰地标识,隔 离和处理。本栏还可用来标注特定的反应计划 编号并标识反应计划的负责人员。 反应计划 3. 过程分析 w不同类型的过程对变差的控制和减少既 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过程类型 可以和其变差的最普通的原因或决定产 品质量的主导因素有关。有许多有效的 方法来进行过程分析,由供方来决定过 程分析的最佳方法。以下为方法示例: n 失效树分析; n 试验设计; n 因果图 (见图 1)。 顾客满意鱼刺图 工序控制计划示例 PFMEA、 控制计划和 8-D法 w PFMEA来源于工艺控制数据的反馈信息,来源 于内部与外部纠正预防措施,来源于退货分析 。 w PFMEA的制订应由最熟悉相关技术的人员参加 ,应成为编写作业指导书时的技术依据。 w 作业指导书应体现控制计划中的所有控制要求 。 w 当发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将改善成果纳入控 制计划及相应的指导书。 文件的衔接 满意 有魅力的质量 物性的充分状况 充分不充分 一元的质量 当然的质量 不 满意 Kano质量分析 顾客满意度示意 Thank You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