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答案03.doc
一、单选题 1、对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主要目的是(B )。 A)识别项目的所在潜在用户,确保需求分析的完成 B)减少项目利益相关者对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 C)在进度和成本超支时建立商业信誉 D)关注项目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批评 2、需求分析是回答系统必须(A )的问题。 A)做什么 B)怎么做 C)何时做 D)为谁做 二、多选题 1、项目组织通常是( AC)的组织。 A)临时性 B)长期性 C)柔性 D)稳定性 2、属于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可定义为(ABCD)。 A)供应商 B)发起人 C)贷款银行 D)分承包商 3、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可定义为(ABC )。 A)与项目直接有关的个人和组织 B)使用项目产品的个人和组织 C)利益受项目执行过程或完成结果影响的个人和组织 D)任何项目可能涉及的个人和组织 4、项目团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ABD )。 A)具有固定的目的 B)是临时组织 C)单独解决问题 D)人员增减具有灵活性 5、项目经理具有的权力包括( ABC )。 A)挑选项目团队成员 B)制定项目有关的决策 C)对项目团队的资源进行分配 D)决定项目的预算 案例 3.1 A 公司是一家小型 IT 公司,公司与 B 大学初步商定,欲以 B 大学已通过鉴定的 863 项目“网络游戏监管关键技术研究”的主要成果为基础,双方合作开发“网络 游戏监管系统” 。因开发资金不足,A 公司决定申请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基金。A 公司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报省科技厅审查。省科技 厅高新技术处张处长仔细审查了项目可行性报告,发现有以下问题: (1)关于“项目投资来源”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中是这样叙述的: 1)项目总投资预算为 250 万元; 2)申请国家技术创新基金 100 万元; 3)地方政府已承诺,在项目立项之后按照国家实际批准基金支持额度的 50%匹配 地方资金(附地方政府文件) ; 4)公司股东大会已通过决议,在项目立项之后为该项目投资 100 万元(附资金来 源证明和公司股东大会决议) 张处长认为“项目投资来源”中有重大遗漏。 (2)关于“项目技术来源”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中是这样叙述的: 1)以 B 大学已通过鉴定的 863 项目“网络游戏监管关键技术研究”的主要成果为 基础; 2)双方合作开发,完成这一研究成果的产品化。 张处长认为, “项目技术来源”中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3)项目可行性报告中只分析了项目技术的先进性,未分析项目技术的成熟性。 张处长认为,应当补充项目技术的成熟性分析。 问题: 1、 “项目投资来源”中有何重大遗漏?应如何改正? 2、 “项目技术来源”中还有哪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3、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项目技术的成熟性? 案例 3.2 某软件中心(A 方)承担了某大型上市公司(B 方) ERP 系统开发与实施项目。项 目计划确定之后,在实施过程中,几次发生计划变更,原因如下: (1) 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执行新的会计制度,需要修改 ERP 系统的财务模块。 (2) B 方首付资金未能按时支付,导致 A 方开发计划推迟。 (3) A 方盲目确定进度目标,实际难以完成。 (4) B 方因机构重组改变了业务流程,需要修改项目范围。 (5) A 方的前期设计有疏漏,需要修改设计方案。 (6) B 方提出增加合同审计功能,需要修改项目范围。 (7) 需求分析时,B 方表达不清,A 方理解有误,双方沟通不够, A 方编制的需 求分析说明书未能准确、全面地表达 B 方的实际需求,而 B 方未能及时指 正。项目实施时发现了需求偏差,需要纠偏。 (8) B 方自行负责的机房装修误期,影响了实施进度。 (9) A 方开发人员跳槽,影响了开发进度。 (10)B 方行业主管部门发布了新的行业 ERP 实施规范,需要修改项目实施方案。 问题: 1、项目变更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分别指什么? 2、上述 10 条变更原因,哪些属于内部因素?哪些属于外部因素? 3、由内部因素导致变更从而可能增加的建设经费,是否一定要由承建方承担? 4、对于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引起的变更请求,变更评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案例分析一 问题 1:本项目申请国家技术创新基金 100 万元,但国家实际批准基金额度很可能 会低于 100 万元, “项目投资来源”中应当说明:当国家实际批准基金低于申请额度 时,如何补足二者之间的差额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地方匹配基金的差额。 应重新召开股东大会并讨论以下议题:当国家实际批准基金低于申请额度时, 公司是否愿意补足二者之间的差额以及由此引起的地方匹配基金的差额。 如果能够通过,应在“项目投资来源”中加注:当国家实际批准基金低于申请 额度时,公司承诺补足二者之间的差额以及由此引起的地方匹配基金的差额(附新 的公司股东大会决议) 。 问题 2: A, B 双方以 B 方现有技术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合作开发,应明确以下几个主 要问题: (1) B 方是以现有技术成果折价入股,还是将现有技术成果转让给 A 方; (2) 如果是“技术转让” ,应明确是“专利权转让” 、 “专利实施许可” 、还是“技 术秘密转让”? (3) 双方是否已就合作开发的新技术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利益分成问题达 成一致意见? 双方是否已正式签订“合作开发合同”或“技术转让合同”? 问题 3: 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项目技术的成熟性: (1) 关键技术成熟性分析(包括采用的现有成熟关键技术、已攻克的关键技术、 待研究的关键技术等) ; (2) 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是否获得国家、部门或地方科技计划的支持(已获得、 尚未获得)及计划的名称、获得支持的时间; (3) 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是否通过技术鉴定(已鉴定、尚未鉴定)及鉴定单位、 鉴定意见、鉴定时间。 案例分析二 问题 1: 由项目执行偏差导致项目计划变更的各种诱发因素称为项目变更的内部因素。 由项目目标变化导致项目计划变更的各种诱发因素称为项目变更的外部因素。 问题 2: “B 方首付资金未能按时交付” 、 “A 方盲目确定进度目标 ”、 “A 方的前期设计 有疏漏” 、 “A 方编制的需求分析说明书未能准确、全面地表达 B 方的实际需求” 、 “B 方自行负责的机房装修误期” 、 “A 方开发人员跳槽 ”,属于项目变更的内部因素。 “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执行新的会计制度” 、 “B 方因机构重组改变了业务流程” 、 “B 方提出增加合同审计功能” 、 “B 方行业主管部门发布了新的行业 ERP 实施规范” ,属于变更的外部因素。 问题 3: “A 方盲目确定进度目标” 、 “A 方的前期设计有疏漏” 、 “A 方开发人员跳槽” , 属于 A 方责任。由此而增加的项目经费,由 A 方承担。 “需求分析时,B 方表达不 清,A 方理解有误,双方沟通不够,A 方编制的需求分析说明了书未能准确、全面 地表达 B 方的实际需求,而 B 方未能及时指正” ,属于双方责任,由此而增加的项 目经费,由 A、B 双方协商分摊。 其余各条,无论 B 方是否负有责任,均应承担由此而增加的项目经费。 问题 4: 对于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变更请求,变更评估的重点是确定最优变更方案。而对 于外部因素引起的变更请求,变更控制委员会应重点评估变更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