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8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五六单元测试题(可打印,附答案).doc
开发区实验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测试题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第六章:证明(一)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细心填一填(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为了了解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节目的收视率,应该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 2、为了了解球迷对 2006 年德国世界杯各参赛球队的支持情况,随机抽取了 500 名球 迷进行统计分析,这个问题中的样本是 。 3、数据 98,100,101,102,99 的样本标准差是 。 4、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的条件是 _ _ _ ,结论是_____ _ 。 它是一个 命题。 (填真或假) 5、在△ABC 中,∠A=50°,∠B—∠C=40°,则∠C= ,∠B= 。 6、如图,AB∥CD,EG ⊥ AB,垂足为 G.若∠1= 50°,则∠E=________度。 7、如图,∠1+∠2+∠3+∠4=________度. 8、 如图,CD 平分∠ACB,AE∥DC 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E,若∠ACE=80°,则 ∠CAE= 度。 9、 (2002 年云南中考题)已知:如图,∠1=∠2,∠3=135°,则∠2= 。 10、(2004 年云南中考题)如图,AB//CD,直线 EF 分别交 AB、CD 于点 E、F,FH 平分 ∠EFD,若∠1=110 度,则∠2= 。 二、用心选一选(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 A、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 180° B、角是几何图形 C、对顶角相等吗? D、两个锐角的和是一个直角 12、下列各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 ) A.若 a-b=0,则 a=b=0 B.若 a-b>0 ,则 a>b C.若 a-b<0,则 a<b D.若 a-b≠0 ,则 a≠b 13、已知: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 l1∥l 2 的是( ) A.∠1=∠3 B.∠2=∠3 C.∠4=∠5 D.∠2+∠4=180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第 6 题图) A B D E C (第 7 题图) (第 8 题图) E B D A C F 2 13 (第 9 题图) 1 2 E F B D A C H (第 10 题图) 学 校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密 封 线 14、如图,AB∥CD,∠C=110°,∠B=120°,则 ∠BEC= ( ) A、 110° B、 120° C、 130° D、 150° 15、如图,AB//CD,AD//BC,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1+ ∠2> ∠3 B、∠1+ ∠2=∠3 C、∠1+ ∠2 <∠3 D、∠1+ ∠2 与∠3 大小无法确定 16、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外角的和是 270°,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17、有甲、乙两种苹果,测得每种苹果各 10 个的重量后,计算出样本方差分别为 =11, =3.4,由此可以估计( )2甲S2乙 A.甲比乙种整齐 B.乙比甲种整齐 C.整齐程度相同 D.甲、乙两种苹果整齐程度不能比 18、为了了解八年级 400 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了 20 名学生的视力,在得到的频数分 布表中,数据在 0.95~1.15 这一小组的频率为 0.3,则可估计八年级学生视力在 0.95~1.15 范围内的人数约为( ) A.6 人 B.30 人 C.60 人 D.120 人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组数据的个数越多,方差越大 B.一组数据的极差越大,方差越大 C.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0,则方差为 0 D.一组数据的方差为 0,则极差为 0 20、一个样本有 10 个数据,各数据与样本平均数的差依次是-4,5,-2,4,- 1,3,2,0,-2,-5,那么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 A. 0 B. 104 C. 10.4 D. 3.2 三、耐心做一做(共 50 分,21、22 每题 7 分,23 题 8 分,24、25 每题 9 分) 21、如图:∠ABC=60°,∠ACB=50°,∠1=∠2,∠3=∠4。求∠BOC 的度数。(本题 8 分) (第 13 题图) 1 3 A B C O 2 4 D(第 21 题图) (第 14 题图) 1 3 A D CB (第 15 题图) 22、如图所示,AE∥BD,∠1=3∠2,∠2=26°,求½∠C 23、填写推理的依据。 (本题 8 分,每空 0.5 分) (1) 已知:如图 AB∥CD,AD∥BC。 求证:∠B=∠D。 证明:∵AB∥CD,AD∥BC( 已知 ) ∴∠A+∠B=180°,∠A+∠D=180°( ) ∴∠B=∠D ( ) (2)已知:如图 DF∥AC,∠A=∠F。求证:AE∥BF。 证明:∵DF∥AC (已知) ∴∠FBC=∠ ( ) ∵∠A=∠F(已知) ∴∠A=∠FBC ( ) ∴AE∥FB ( ) (3)已知:如图,∠ADC=∠ABC,BE、DF 分别平分∠ABC、∠ADC,且∠1=∠2 求证:∠A=∠C. 证明:∵BE、DF 分别平分∠ABC、∠ADC(已知) ∴ ∠1= ∠ABC,∠3= ∠ADC( ) 2121 ∵∠ABC=∠ADC(已知) ∴ ∠ABC= ∠ADC( ) ∴∠1=∠3( ) ∵∠1=∠2(已知) ∴∠2=∠3( ) ∴( )∥( ) ( ) ∴∠A+∠ =180°,∠C+∠ =180°( ) ∴∠A=∠C(等量代换) B E F A C D A D E C BF 12 3 2 E D C B 21 A 3 24、如图,点 D 在△ABC 的边 BC 上,连结 AD,在线段 AD 上任取一点 E。 求证:∠BEC = ∠ABE+ ∠ACE+∠BAC(本题 12 分) 25、某农业科研所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小麦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了 10 株苗,测得高如 下所示(单位:cm) 甲:12,,1,14,15,10,16,13,11,15,11; 乙:11,16,17,14,13,19,6,8,10,16; (1)分别计算两种小麦的平均苗高; (2)分别计算两种小麦的极差; (3)哪种小麦长的比较整齐; 答案: 一、填空题: 1、抽样调查 2、500 名球迷 3、 4、角相等、角是对顶角、假 5、45°、85° 2 6、40 7、280° 8、50° 9、45° 10、35° 二、选择题:11-15:CABCB 16-20:BBDCC 三、耐心做一做: 21、由题意可知:∠1=∠2=30° ∠ACB=50° 则:∠3=∠4=65° 在△BCO 中∠2=30°∠BCO=65°+50°=115° 则:∠BCO=180°-145°=35° 22、解:∵AE∥BD,∴∠1=∠2 ∵ ∠3=∠2+∠C ∴∠C=∠3-∠2 ∵∠3=∠1=3∠2 ∴∠C=3∠2-∠2=2∠2 ∴½∠C=∠2=26° 23、 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等角的补交相等 2、F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等量代换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角平分线的定义、 等式的性质 、 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 、AB 、 CD、内错 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 、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4、证明: ∠ABE+∠ACE+∠BAC=∠ABE+∠ACE+∠BAE+∠CAE=∠ABE+∠BAE+∠ACE+∠CAE =180°-∠BEA+180°-∠AEC=∠BED+∠CED=∠BEC 25、 (1)平均高度:甲的为 13(㎝)乙的为 13(㎝) (2)甲种小麦的极差为:16-10=6 乙种小麦的极差为:19-6=13 (3)S 2 甲 =3.6 S2 乙 =15.8 ∵ S 2 甲 S2 乙 ,∴ 甲种小麦长得比较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