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美学思想浅析.doc
康 德 的 美 学 思 想 浅 析 吴 景 滨 (东 北 大 学 文 法 学 院 科 技 哲 学 1200026) 摘 要 :康 德 美 学 在 西 方 美 学 史 上 占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地 位 ,是 西 方 近 代 美 学 向 现 当 代 美 学 演 变 的 转 折 点 。 康 德 美 学 对 审 美 判 断 力 的 分 析 就 是 要 在 知 性 与 理 性 之 间 架 起 一 座 桥 梁 ,是 对 美 学 的 独 特 洞 察 ,从 而 奠 定 了 康 德 美 学 在 历 史 上 的 地 位 ,但 同 时 也 使 康 德 美 学 带 有 了 历 史 局 限 性 ,又 是 对 美 学 的 一 次 盲 视 。 认 真 研 究 学 习 康 德 美 学 ,将 为 我 们 理 解 西 方 现 当 代 美 学 的 内 涵 、 走 向 ,以 及 我 国 的 现 代 美 学 ,提 供 重 要 启 示 。 关 键 词 :康 德 美 学 ;判 断 力 ; 康 德 (1724-1804): 生 于 1724 年 4 月 22 日 , 1740 年 入 哥 尼 斯 贝 格 大 学 。 从 1746 年 起 任 家 庭 教 师 4 年 。 1755 年 完 成 大 学 学 业 , 取 得 编 外 讲 师 资 格 , 任 讲 师 15 年 。 在 此 期 间 康 德 作 为 教 师 和 著 作 家 , 声 望 日 隆 。 除 讲 授 物 理 学 和 数 学 外 , 还 讲 授 逻 辑 学 、 形 而 上 学 、 道 德 哲 学 、 火 器 和 筑 城 学 、 自 然 地 理 等 。 18 世 纪 60 年 代 , 这 一 时 期 的 主 要 著 作 有 : 《 关 于 自 然 神 学 和 道 德 的 原 则 的 明 确 性 研 究 》 ( 1764) 、 《 把 负 数 概 念 引 进 于 哲 学 中 的 尝 试 》 ( 1763) 、 《 上 帝 存 在 的 论 证 的 唯 一 可 能 的 根 源 》 ( 1763) 。 所 著 《 视 灵 者 的 幻 梦 》 ( 1766) 检 验 了 有 关 精 神 世 界 的 全 部 观 点 。 1770 年 被 任 命 为 逻 辑 和 形 而 上 学 教 授 。 同 年 发 表 《 论 感 觉 界 和 理 智 界 的 形 式 和 原 则 》 。 从 1781 年 开 始 , 9 年 内 出 版 了 一 系 列 涉 及 广 阔 领 域 的 有 独 创 性 的 伟 大 著 作 , 短 期 内 带 来 了 一 场 哲 学 思 想 上 的 革 命 。 如 《 纯 粹 理 性 批 判 》 ( 1781) 、 《 实 践 理 性 批 判 》 ( 1788) 、 《 判 断 力 批 判 》 ( 1790) 。 1793 年 《 在 理 性 范 围 内 的 宗 教 》 出 版 后 被 指 控 为 滥 用 哲 学 , 歪 曲 并 蔑 视 基 督 教 的 基 本 教 义 ; 于 是 政 府 要 求 康 德 不 得 在 讲 课 和 著 述 中 再 谈 论 宗 教 问 题 。 但 1797 年 国 王 死 后 , 他 又 在 最 后 一 篇 重 要 论 文 《 学 院 之 争 》 ( 1798) 中 重 新 论 及 这 一 问 题 。 《 从 自 然 科 学 最 高 原 理 到 物 理 学 的 过 渡 》 本 来 可 能 成 为 康 德 哲 学 的 重 要 补 充 , 但 此 书 未 能 完 成 。 1804 年 2 月 12 日 病 逝 。 康 德 在 对 美 的 分 析 论 中 所 采 用 的 逻 辑 是 从 质 到 量 ,再 到 主 观 合 目 的 性 , 最 后 以 共 通 感 为 普 遍 认 同 的 条 件 ,完 成 了 他 的 审 美 判 断 的 纯 主 观 判 断 的 论 断 。 我 们 对 他 这 一 体 系 的 具 体 内 容 进 行 分 析 ,从 他 的 思 想 中 便 可 看 到 一 些 睿 智 的 东 西 以 及 所 造 成 的 思 维 上 的 困 惑 。 康 德 在 鉴 赏 判 断 不 带 任 何 利 害 的 成 分 时 ,某 种 程 度 上 沿 用 了 他 所 提 出 的 “物 自 体 ” 的 理 论 ,但 不 同 的 是 ,他 并 不 是 让 人 们 搁 置 对 彼 岸 物 的 认 识 ,而 是 只 向 人 们 谈 论 物 的 表 象 及 其 在 审 美 过 程 中 对 人 的 影 响 。 也 就 是 说 ,人 在 审 美 过 程 中 ,直 观 的 只 是 物 的 表 象 ,而 非 物 的 实 存 。 “我 们 只 想 知 道 ,是 否 单 是 对 象 的 这 一 表 象 在 我 心 中 就 会 伴 随 而 愉 悦 , 哪 怕 就 这 个 表 象 的 对 象 之 实 存 而 言 我 会 是 无 所 谓 的 。 ” [1] (P39)因 而 他 认 为 人 一 旦 意 识 到 物 体 的 实 存 ,就 会 产 生 一 定 的 占 有 欲 望 ,就 会 在 欣 赏 的 过 程 中 有 了 偏 心 ,从 而 混 杂 利 害 在 内 ,就 不 再 是 纯 粹 的 鉴 赏 判 断 了 。 为 了 把 美 真 正 从 伦 理 的 领 域 中 脱 离 出 来 ,让 美 真 正 摆 脱 概 念 的 束 缚 ,康 德 明 确 提 出 了 “审 美 无 利 害 ”的 美 学 命 题 ,进 而 把 它 作 为 他 美 学 理 论 的 基 石 ,开 始 全 面 展 开 对 美 的 分 析 。 例 如 ,康 德 《 判 断 力 批 判 》 中 提 到 : “一 个 客 观 内 在 的 合 目 的 性 ,即 完 善 性 ,已 经 很 接 近 于 美 的 谓 词 了 ,因 此 也 被 一 些 著 名 的 哲 学 家 看 作 和 美 是 等 同 的 。 ”[1] 康 德 具 体 阐 明 了 具 有 利 害 性 的 快 适 和 对 善 的 愉 悦 。 快 适 是 感 官 感 到 喜 欢 的 东 西 ,是 个 人 的 口 味 ,是 完 全 渗 透 占 有 欲 的 愉 悦 。 而 善 是 借 助 于 理 性 通 过 单 纯 的 概 念 使 人 喜 欢 的 ,它 使 人 在 追 求 一 种 善 的 目 的 的 过 程 中 获 得 一 种 理 性 上 的 喜 悦 。 不 管 是 快 适 还 是 对 善 的 愉 快 都 是 与 对 象 的 实 存 相 关 联 的 , “快 适 和 善 二 者 都 具 有 对 欲 求 能 力 的 关 系 ,并 且 在 这 方 面 ,前 者 带 有 以 病 理 学 上 的 东 西 为 条 件 的 愉 悦 ,后 者 带 有 纯 粹 实 践 性 的 愉 悦 ,这 不 只 是 通 过 对 象 的 表 象 ,而 且 是 同 时 通 过 主 体 和 对 象 的 实 存 之 间 被 设 想 的 联 结 来 确 定 的 ” 。 [1] (P44) 这 样 ,不 仅 排 除 了 利 己 之 心 和 占 有 欲 望 ,而 且 也 排 除 了 对 象 存 在 的 内 容 和 性 质 。 从 而 为 康 德 后 来 寻 求 审 美 普 遍 性 作 了 铺 垫 ,也 就 是 说 审 美 普 遍 性 已 经 不 能 从 客 观 对 象 的 普 遍 性 中 去 寻 找 ,而 必 须 从 主 观 的 普 遍 性 中 去 寻 找 。 也 正 是 仅 仅 抓 住 了 事 物 表 象 的 形 式 而 不 管 它 的 内 容 ,才 真 正 抓 住 了 审 美 的 特 殊 领 域 和 特 性 。 黑 格 尔 高 度 评 价 了 康 德 的 这 个 美 学 观 点 , “人 必 须 完 全 不 对 这 事 物 的 存 在 存 有 偏 爱 ,而 是 在 这 方 面 纯 然 淡 漠 ,以 便 在 欣 赏 中 ,能 够 做 个 评 判 者 ” ,[1] (P39)认 为 “这 是 关 于 美 学 所 说 过 的 第 一 句 合 理 性 的 话 ” 。 [2] (P299)康 德 这 一 美 学 思 想 ,提 供 了 美 学 从 其 他 学 科 中 独 立 出 来 的 根 本 依 据 ,使 美 学 走 上 了 真 正 独 立 发 展 的 道 路 。 所 以 ,康 德 被 认 为 是 独 立 学 科 的 美 学 的 真 正 创 始 人 。 后 来 许 多 美 学 家 都 是 在 康 德 的 无 利 害 理 论 的 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或 者 说 ,都 是 以 这 一 理 论 为 前 提 的 ,如 席 勒 ,布 洛 。 ,审 美 无 利 害 就 是 在 审 美 时 对 于 对 象 的 存 在 “绝 不 感 兴 趣 ”, “对 象 的 单 纯 表 象 在 我 心 中 就 伴 随 着 愉 快 ”, “人 必 须 完 全 不 对 这 事 物 的 存 在 存 有 偏 爱 ,而 是 在 这 方 面 纯 然 淡 漠 ” 。 [1](P41)审 美 无 利 害 是 康 德 为 审 美 作 出 的 最 根 本 的 规 定 。 这 一 命 题 ,常 被 视 作 康 德 美 学 的 最 主 要 特 征 ,对 近 代 美 学 产 生 了 极 为 深 远 的 影 响 。 但 康 德 自 己 觉 得 , “我 们 对 这 个 很 重 要 的 命 题 不 能 有 更 好 的 说 明 ,除 非 我 们 把 那 和 利 害 感 联 结 着 的 快 感 来 和 这 鉴 赏 判 断 中 纯 粹 的 、 无 利 害 关 系 的 快 感 相 对 立 ” 。 [1](P41)正 面 对 鉴 赏 判 断 的 阐 释 只 能 达 到 一 种 程 度 ,若 想 深 入 ,只 好 把 审 美 判 断 的 愉 快 与 其 他 愉 快 , 如 :与 快 适 和 善 的 愉 快 加 以 对 比 、 区 分 ,以 便 更 加 突 出 审 美 判 断 快 感 的 无 利 害 特 征 。 康 德 的 “审 美 无 利 害 ” 思 想 除 了 为 美 学 开 辟 了 一 条 发 展 的 新 途 径 ,在 艺 术 领 域 也 留 下 了 深 刻 的 影 响 , “为 艺 术 而 艺 术 ” 的 口 号 就 是 一 个 典 型 的 例 子 。 十 九 世 纪 末 产 生 于 法 国 的 唯 美 主 义 思 潮 ,是 受 康 德 这 一 思 想 影 响 最 明 显 的 一 个 思 潮 。 正 如 艾 布 拉 姆 斯 在 他 主 编 的 《 文 学 术 语 汇 释 》 中 对 唯 美 主 义 所 作 的 解 释 : “唯 美 主 义 ,是 十 九 世 纪 后 期 以 法 国 为 中 心 而 波 及 到 整 个 欧 洲 的 一 种 文 艺 思 潮 。 它 的 理 论 根 源 是 德 国 哲 学 家 康 德 在 1790 年 提 出 的 美 学 理 论 — — — 纯 粹 的 美 感 经 验 源 于 一 种 ‘无 利 害 ’ 之 念 的 沉 思 ,与 美 感 对 象 的 现 实 性 或 ‘客 观 ’ 实 用 价 值 及 道 德 性 无 关 。 ” [3] (P13) 虽 然 这 一 信 条 使 人 在 艺 术 创 作 过 程 中 获 得 了 极 大 的 自 由 ,但 同 时 这 种 纯 形 式 的 艺 术 也 遭 到 了 一 些 批 评 。 因 为 这 种 绝 对 地 超 脱 于 内 容 、 超 脱 于 现 实 环 境 的 艺 术 是 无 法 真 正 发 挥 它 的 作 用 的 。 并 且 人 们 在 欣 赏 这 些 艺 术 的 过 程 中 , 也 并 非 完 全 会 被 其 形 式 所 打 动 ,有 时 还 是 要 借 助 于 内 容 的 展 现 。 康德美学是他解放人的一种尝试,把审美主体受制于客体解脱了出来。从此,人 在审美过程中获得的喜悦也不是因为对象表象的特质,而是因为人本身具有一种 先天判断的能力。人在审美过程中,完全体现了自己不受外界事物约定的自由, 完全享受了游戏的快乐。也正是这一点,康德的美学才对二十世纪的西方美学产 生重大的影响,使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开始了人本主义美学的研究,使其从形而上 走向了形而下,并且把艺术当作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使美学与艺术一起共同成 为当代人类人文精神不可缺少的精神支 [1 ]康 德 1 邓 晓 芒 译 .判 断 力 批 判 [M] .北 京 :人 民 出 版 社 ,2002 :39 ,44 ,47 ,53 ,55 ,62 ,761 [2 ]黑 格 尔 著 1 谢 麟 译 . 哲 学 史 讲 演 当 前 (第 四 卷 )[M] .北 京 :商 务 印 书 馆 ,1978 :2991 [3 ]赵 澧 ,徐 京 安 .唯 美 主 义 [M] .北 京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 ,1988 :131